法治游園會圓滿落幕啦!這個夏天,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青法篤行實踐團把法律知識藏進游戲里,在社區居民心中悄悄種下了一顆法治的種子
法治游園,讓法律走進生活
為切實增強社區居民的法治意識,提升老人與兒童的法治素養,讓法律知識從書本走向生活,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青法篤行實踐團以 “法治呵護成長,青馬托舉花朵” 為主題,走進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鳳鳴社區基業花園,為社區居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普法游園活動。在三個多小時的歡樂時光里,原本抽象的法條變成了趣味飛行棋、互動問答和驚喜盲盒,社區的大小朋友們在闖關游戲中,真切感受到了 “法治” 的溫度與力量。

本次游園會設置了五大闖關區域,分別是:權利知多少、真假判斷、盲盒學法律、法治飛行棋、一站到底,每個關卡都隱藏著不同的法律知識點,讓居民們在玩樂中輕松學法律。
在 “權利知多少” 攤位前,志愿者們準備了許多貼近生活的法條案例。“張阿姨,您看這個案例里,商家拖欠工資,員工應該主張什么權利呀?” 面對志愿者的提問,老人們認真思考,在志愿者的耐心引導下,慢慢說出對應的法律權利和維權途徑。72 歲的李爺爺拿著案例卡片仔細研究,聽完講解后恍然大悟:“原來遇到這種事可以找勞動仲裁,以前總覺得不知道找誰幫忙,現在心里有數了!”

“法治飛行棋” 區域更是人氣爆棚,大家圍在棋盤旁躍躍欲試。飛行棋棋盤上的每一格都標注著法律問題,參與者擲出骰子后,要回答對應格子的問題才能前進。“未成年人可以獨自去網吧嗎?”“遇到家庭暴力該向哪個部門求助?” 孩子們拉著家長一起搶答,答對時歡呼雀躍,答錯了就認真聽志愿者講解,在歡聲笑語中把法律知識記進了心里。

“真假判斷” 關卡里,志愿者們列舉了生活中常見的法律誤區,比如 “借錢給朋友不用寫借條”“父母可以隨便翻看孩子的日記” 等說法,讓居民們判斷對錯。大家熱烈討論,有的爭執不下,志愿者便結合案例細細解釋,幫大家厘清模糊的法律認知。
“盲盒學法律” 則充滿了驚喜感,盲盒里裝著印有法律小知識的卡片和小禮品。孩子們拆開盲盒時,不僅能收獲小禮物,還能學到 “遇到陌生人搭訕要保持警惕”“購物后要索要發票” 等實用法律常識,寓教于樂的形式讓孩子們對法律知識充滿了興趣。

活動打卡區也格外熱鬧,居民們紛紛在這里拍照留念,背景板上 “拒絕家暴零容忍,法律撐腰護安寧”“陌生電話莫輕信,法律護好養老錢” 等標語格外醒目,大家用鏡頭記錄下這場有意義的普法之旅。
法治種子悄萌芽,維權懂法有渠道
本次普法游園活動通過互動問答、趣味游戲等多元形式,將抽象的法條巧妙轉化為居民們可感知的生活場景。這不僅是一場趣味橫生的游園會,更是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課 —— 老人們學到了守護養老錢、維護自身權益的法律知識,孩子們在游戲中了解了與成長相關的法律常識,居民們的法治意識得到增強,法律知識面也得到了拓展。
鳳鳴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對活動贊不絕口:“這樣的活動太有意義了!既豐富了居民的暑期生活,又用大家喜歡的方式傳播了法治理念,希望實踐團以后能常來社區開展類似活動。”
這個夏天,法治的種子已悄悄埋進社區居民們的心里。也許某天,當他們遇到需要維權的時刻,會突然想起這場游園會上的闖關游戲 —— 原來那些在歡笑中學到的知識,早已變成了保護自己的力量。讓我們共同期待,這些法治的種子能在時光里慢慢發芽、生長,最終長成守護社區居民成長與生活的法治綠蔭。

主辦單位: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青法篤行實踐團
協辦單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鳳鳴社區居民委員會
(華南師范大學青法篤行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