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胡壹鳴)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黨和國家事業(yè)后繼有人、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高度,對新時代兒童事業(yè)發(fā)展發(fā)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深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貫徹《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文件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實效,7月22日成都理工大學文法學院(紀檢監(jiān)察學院)“薪火童行青春志,法護心康筑未來”社會實踐團隊前往青羊區(qū)安康社區(qū)開展以“親子溝通傳遞溫暖,和諧共育點亮未來”為主題的親子溝通宣講活動,為兒童心理健康成長助力引航。
圖1“薪火童行青春志,法護心康筑未來”社會實踐團隊合照
(一)溝通凝聚親情感,同心共筑家國夢
家是情感的歸宿,而親子間的良好溝通是維系家庭溫暖的重要紐帶。為助力親子間搭建更有效的溝通橋梁,讓每一份愛都能被清晰感知。社會實踐團隊宣講員胡壹鳴為社區(qū)的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節(jié)生動的課堂,通過聚焦親子間“情感語言不通”的難題,通過游戲互動、傳授技巧、分享交流等形式,幫助小朋們有效掌握親子溝通的核心密碼,引導小朋友們體悟溝通的真諦,從而增進家庭情感聯(lián)結,營造互理解、共包容的家庭氛圍。
課程以一個有趣的"烏鴉游戲"拉開序幕。參與者在聽到特定關鍵詞時做出反應,看似簡單的游戲卻暗含著與父母相處時的縮影,巧妙地引出了溝通的核心價值:溝通不僅是信息的傳遞,更是情感的連接。讓小朋友們清晰地認識到親子溝通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課題。隨后開展的“愛的打分”環(huán)節(jié),讓參與的小朋友直觀地認識到:父母實際的愛與他們表達出的愛存在差距,而這未被充分傳遞的愛,其實是被不當?shù)臏贤ǚ绞剿谏w了。當小朋友們在游戲中學會傾聽、在打分中讀懂父母的隱藏愛意,這份在溝通中生長的理解與包容,不僅讓小家充盈溫暖,讓孩子們懂得了感恩,更在他們心中悄悄播下“關愛”與“責任”的種子。家庭作為社會的最小單元,每一份因溝通而凝聚的親情,都是社會和諧的基石,讓孩子在被關愛的家庭里傳遞溫暖,在被理解的環(huán)境中學會尊重,在被包容的氛圍里懂得擔當,這份從小家獲得的溫暖與力量,終將匯聚成對“大家”的熱愛與守護,讓“家國夢”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愈發(fā)清晰。而這些在溝通中沉淀的情感聯(lián)結,也將在接下來的課程中通過具體方法進一步深化,成為親子間協(xié)作同行的起點。

圖2 講解員為社區(qū)兒童授課
(二)四步鋪就溝通橋,同心灌溉成長花 課程的核心內容圍繞“愛的計算式”展開,將有效的親子溝通方式分解為四個可操作的步驟:壹鳴小老師通過“小明玩手機被母親責備”的案例,生動展示了傾聽的重要性。“當我們感到委屈時,第一反應往往是反擊或沉默,”主講人分析道,“但這時候最需要的是按下暫停鍵,先聽聽對方想說什么。”同時,傾聽是雙向的:既要傾聽父母的聲音,也要傾聽自己的內心,這樣的自我對話,能幫助我們更理性地看待沖突。
課程教授了“觀察四步法”:客觀描述、體會情緒、推測需求、分析原因,幫助小朋友們透過表象,看見父母言行背后愛的本質。“讓我們輕輕閉上小眼睛,用心想一想,我們是否把父母的愛當成了理所當然?”壹鳴小老師耐心引導小朋友們思考,緊接著講到“父母的愛就像空氣包裹住我們一樣,無處不在卻最容易被忽視,當我們想要生氣時,不妨想想,他們可是與我們朝夕相處的親人。”接著,總結出表達的黃金法則:真誠而不傷人,明確而有溫度。通過生動有趣的案例讓小朋友們掌握了既能傳達需求,又能展現(xiàn)包容的溝通技巧。同時,課程不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更注重實際應用。在案例分析環(huán)節(jié),小朋友們嘗試用新學的方法解讀自己經(jīng)歷過的沖突。一位小朋友分享道:“以前總覺得父母不理解我,現(xiàn)在才明白他們只是擔心我浪費時間。”這樣的認知轉變,正是有效溝通的開始。主講人特別強調:“親子溝通沒有標準答案,重要的是保持嘗試的勇氣和理解的耐心。”課程最后以溫暖的寄語結束:“生命有限,但通過努力與體諒,我們能與至親創(chuàng)造無限美好的溫情。”

圖3 課堂游戲環(huán)節(jié)

圖4 社區(qū)兒童與講解員進行課堂互動
(三)溝通筑基親子暖,家教興業(yè)社會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風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長,社會才能健康發(fā)展。”當萬千家庭學會用“愛的計算式”來溝通時,被見證的不僅是一個個小家的溫馨美滿,更是整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顯著提升。當父母與孩子們學會用“愛的計算式”來建立親子關系時,那些曾經(jīng)看似無解的沖突,都可能轉化為加深理解的契機。這堂親子溝通課程立足新時代家庭教育需求,通過倡導平等對話、相互尊重的親子關系,生動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和諧""友善""文明"等價值理念,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奠定了家庭基礎。
少年兒童是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的未來生力軍,全社會都要擔負起青少年成長成才的責任。實踐團隊成員紛紛表示,將以實際行動積極投身于兒童關愛事業(yè),呵護“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在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和諧、社會穩(wěn)定中積極探索、勇于實踐,以飽滿熱情踐行新時代成理學子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