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號召,助力鄉村語言文字高質量發展,7月7日至15日,西安美術學院“三下鄉”推廣普通話實踐團隊以“西美傳普,秦巴煥聲”為主題,在陜西省商洛市鎮安縣中合村、鎮巴縣鹿子壩社區開展了為期九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團隊將推普助力鄉村振興與“兩彈一星”精神宣傳相結合,同步開展繪畫、書法、手工等多元實踐活動,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語言文字推廣方面,團隊創新采用趣味教學、文化互動、志愿服務等形式,引導當地孩子開口說普通話、大膽練習表達,幫助他們認知文字魅力、糾正發音習慣,同時向村民普及規范字書寫知識。團隊成員姜藝開設“科學啟蒙小課堂”,借助畫筆、手工制作等方式演示物理實驗,講解火箭發射原理,在激發孩子們科學興趣的同時,種下“愛科學、強國家”的種子。“美育課堂與普通話相輔相成,討論藝術作品時,普通話能讓表達更具感染力,成為傳遞美的工具。”團隊成員朱馨宇如此說道。



為助力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團隊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當地蜂蜜產業設計專屬Logo圖案,助力提升農產品與旅游產業品牌影響力。成員們通過走訪村干部、調研村民,深入蜂蜜生產現場和香菇養殖基地考察,將普通話推廣融入文化體驗。負責設計工作的李可欣表示:“包裝設計結合推普要求,消費者看到Logo時,既能記住視覺符號,也能通過隱含的普通話元素感受品牌對規范溝通和文化傳遞的重視,加深立體認知。”此次調研讓同學們真切感受到基層發展活力與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更堅定了以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的決心。

同時,團隊深入社區一線,扎實開展推普調研。隊員們走進社區角落與居民家中,通過發放問卷、入戶訪談、隨機交流等形式,廣泛收集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居民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掌握程度、使用習慣、學習需求以及對推普工作的意見建議。這些寶貴的“第一手聲音”為團隊精準設計推普課程、策劃宣傳活動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和方向指引,確保推普工作更貼近群眾實際需求。

此外,團隊將“兩彈一星”精神宣講與紅色基因傳承相融合,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課”。成員們先后走進鎮安縣博物館、鎮巴縣博物館、漢中市博物館及川陜革命根據地鎮巴烈士陵園,通過參觀學習、文化調研,深入了解當地歷史沿革與紅色文化,在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賡續紅色血脈。團隊還與博物館工作人員圍繞“紅色傳普與兩彈一星精神”座談交流,并結合專業為鎮巴文化傳播建言獻策。

從基層調研的懇談對接、文化場館的深度浸潤,到田間地頭的產業把脈、課堂內外的美育推普,再到助力農產品提檔升級的設計實踐, “西美傳普,秦巴煥聲”推普志愿服務隊的隊員們正以飽滿的熱情、專業的視角和務實的行動,深度融入秦巴山鄉。他們致力于將專業技能轉化為服務鄉村發展的實際成效,在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美育點亮鄉村夢想的生動實踐中,書寫下西美學子的青春華章,為秦巴山區鄉村的全面振興注入澎湃的青春動能。(西安美術學院“西美傳普,秦巴煥聲”推普志愿服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