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赴陜西寶雞“文化惠民·書韻傳情”暑期社會實踐隊開展“寶成精神紅色主題教育”活動
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鐵路精神,7月17日上午,長安大學赴陜西寶雞“文化惠民·書韻傳情”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鳳縣雙石鋪鎮楊家坪社區開展了《小小鐵騎闖青山——寶成鐵路的紅色故事》紅色文化教育活動。活動通過課程講解、故事講述、手工實踐等形式,向社區兒童生動展現了寶成鐵路的建設歷程與精神內涵,引導青少年銘記奮斗歷史,厚植愛國情懷。

圖1 實踐隊成員開展紅色教育課堂
活動伊始,實踐團隊隊員以“火車如何翻越大山”的提問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并向同學們介紹了寶成鐵路作為“新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的重要意義,并巧妙結合鳳縣獨特的風土人情,幫助孩子們直觀理解鐵路建設與地理環境的緊密關聯。在主體環節中,團隊成員以《開山修路的“愚公”爺爺》為題,以愚公移山的經典故事為思想錨點,深情講述了寶成鐵路建設者們在云霧繚繞的青石崖車站自力更生、鑿山筑路的感人事跡。當聽到“一錘一鉆挖山洞”的艱辛細節時,孩子們眼中閃爍著震撼與崇敬的光芒。
圖2 學生積極融入課堂回答問題
隨后的手工實踐環節,實踐隊員帶領學生分組用彩色卡紙精心制作“寶成小火車”車廂,鼓勵孩子們在車廂上描繪心中的“鋼鐵巨龍”。最終,十幾節創意車廂拼接成一列完整的“寶成小火車”,成為流動的紅色教育展品。制作過程中,團隊成員們還巧妙地融入鐵路科普知識,并激勵孩子們“學好本領,未來造更快的火車”,獲得一致響應。
圖3 團隊成員帶領孩子們制作火車車廂

圖4 團隊成員與社區孩子們合影留念
此次活動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將紅色教育與手工實踐相結合,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寶成鐵路的輝煌歷史,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奮斗與創新的種子。團隊成員表示,未來將繼續創新形式,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紅色文化,助力培養有理想、有擔當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