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廣東海洋大學“沄天科技——現代農業氣象湛江先行者”團隊深入湛江市流沙港海域,開展了一系列與深海養殖產業相關的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考察、氣象觀測及深度訪談,團隊深入了解了深海養殖產業的發展現狀,并探索氣象科技在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金鯧魚是湛江地區水產養殖的特色品種。當日清晨6:30,團隊成員在港航海邊姑娘水產養殖(湛江)有限公司陳經理的帶領下,乘船前往流沙港深水養殖區。迎著初升的朝陽,團隊成員在航行途中對陳經理及養殖工人進行了初步采訪,詳細記錄了深海網箱養殖的規模、品種及日常管理流程。陳經理表示:“深海養殖對氣象要素要求極高,水溫、風速、氣壓等因素直接影響魚類的生長和存活率,為此布設了專門的儀器去進行檢測水溫,pH值,溶氧量。”
圖為港航海邊姑娘水產養殖(湛江)有限公司設立的海上養殖場 攝:蘇芷瀅
抵達深海網箱養殖平臺后,團隊成員目睹了工人們投喂金鯧魚的熱鬧場景。成千上萬尾金鯧魚在網箱中翻騰跳躍,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隨后,團隊在養殖平臺上安裝了氣象觀測自動站,該設備可實時監測風速、風向、溫度、濕度等關鍵氣象數據,并通過無線傳輸技術將信息同步至云端平臺,為養殖企業提供精準的氣象預警服務。
圖為漁民正在作業 攝:蘇芷瀅
離開流沙港后,團隊前往雷州市源博源深海養殖專業合作社,實地參觀了其深海養殖平臺。通過與工作人員的深入交流,團隊進一步認識到氣象災害對深海養殖的影響,以及企業在應對臺風、赤潮等自然災害時的經驗和挑戰。當日下午,團隊再次走訪港航海邊姑娘公司,與陳經理就深海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氣象服務需求等議題展開了專題討論。陳經理再次強調:“精準的氣象數據對我們規避風險、提高產量至關重要,希望未來能與高校加強合作,往深遠海走,共同推動深海養殖的智能化發展。”

圖為團隊指導老師、成員與公司陳經理合影 攝:蘇芷瀅

圖為團隊成員與合作社負責人合影 攝:蘇芷瀅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讓團隊成員對深海養殖產業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也為團隊后續研發“智慧海洋氣象服務系統”積累了寶貴的一線數據。未來,團隊將繼續深化校企合作,推動氣象科技與海洋經濟的深度融合,為湛江打造現代化海洋牧場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