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蔚藍守護實踐隊在山東青島開展為期5天的海洋環境保護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博物館研學、海灘清潔、實地調研等多種形式,團隊深入探究海洋生態現狀,積極傳播海洋保護理念,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青春力量。
研學啟智:博物館里探尋海洋生態密碼
6月29日,實踐團隊走進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海洋生物博物館開展專題研學。在專業講解員的引導下,團隊成員系統參觀了海洋生物標本展區,通過形態各異的浮游生物、魚類、海洋哺乳動物標本,直觀了解海洋生物多樣性現狀。在“海洋生態保護”專題展區,因塑料污染導致畸形的海鳥標本、因過度捕撈瀕臨滅絕的魚類圖鑒等展品,引發了團隊成員對海洋生態保護緊迫性的深刻思考。通過學習海洋碳匯、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專業知識,團隊進一步認識到海洋生態系統對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意義。
凈灘行動:數據揭示海灘污染現狀
7月1日至2日,團隊分別前往青島第二海水浴場和棧橋海水浴場開展凈灘行動。團隊成員分組協作,使用專業工具對海灘及近岸區域進行全面清理,重點收集塑料垃圾、廢棄漁網、煙頭及食品包裝等污染物。據統計,在清理的各類垃圾中塑料制品占比達55%,煙頭和紙巾次之。與此同時,團隊成員還對游客和環衛工作人員進行了隨機訪談。多位受訪游客表示,通過現場觀察和交流,對海洋垃圾污染問題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一線環衛工作者反映,旅游旺季海灘垃圾清理壓力顯著增大,呼吁公眾提高環保意識,共同維護海洋環境。
對話管理者:探索環境治理新路徑
7月3日,團隊與石老人海水浴場管理部門負責人進行座談交流。據介紹,浴場通過設置特色分類垃圾桶、建立潮汐時段動態保潔機制、開展多部門聯合巡查等創新舉措,不斷提升海洋垃圾治理能力。同時,管理方也指出,當前海洋環境保護工作仍面臨海上漂浮垃圾清理難、海底沉積物污染治理復雜、部分游客環保意識不足等現實挑戰。雙方就加強合作、創新環保宣傳形式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青年擔當:從實踐到傳播的環保接力
蔚藍守護實踐隊負責人表示,團隊將對活動中收集的數據和調研成果進行系統整理分析,制作海洋生態保護科普宣傳片,并走進校園、社區開展主題宣講活動,持續推動海洋環保理念普及。
近年來,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青年群體投身海洋生態保護事業。此次實踐活動,充分展現了當代青年在海洋環境保護中的責任擔當,為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海洋生態保護的良好氛圍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