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西安科技大學露天采礦班社會實踐團隊走進天池能源將二礦,首站聚焦選煤廠的“提質魔法”。在智能化控制室,同學們通過實時監控屏看到,原煤經破碎、分選后,灰分從30%降至10%以下,這讓主修《礦物加工工程》的張同學直呼“震撼”。
技術員指著浮選柱內的泡沫層介紹:“這里利用煤與矸石的表面特性差異,讓精煤附著在泡沫上浮出。”同學們注意到,每臺設備旁都有數據采集終端,實時上傳分選濃度、藥劑用量等參數。“課本里的‘浮選原理’,原來要結合這么多現場變量!”實踐手冊上,很快記滿了關于“智能調控如何提升精煤回收率”的思考。
此次實踐讓同學們深刻體會:選煤不僅是物理分離,更是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煤炭“提質增效”的關鍵,而這正是露天采礦專業人才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