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青年服務基層、奉獻社會的指示精神,數字經濟學院青年數智教育志愿服務隊依托虛擬現實(VR)技術專業優勢,創新構建“VR+數智大講堂”與“技能+N數智小學堂”雙軌融合育人模式。團隊聚焦思想引領、安全防護、科技創新、生態保護四大核心領域,系統打造“1+7+N”課程體系框架,于2025年7月2日至6日在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興隆社區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VR沉浸式體驗主導,融合情景模擬、手工實踐、互動游戲等多元形式,為鄉村教育注入科技動能與時代活力。

童心向黨繪藍圖,數智薪火照紅心。團隊以思想引領為核心,打造紅色教育課堂,借助VR技術賦能紅色(黨史)教育,讓歷史“活”起來。孩子們佩戴VR設備,沉浸式體驗紅軍長征的艱苦歷程,親身“參與”飛奪瀘定橋、翻越雪山等歷史場景,感受革命先輩的英勇精神。“原來長征這么難,紅軍叔叔太勇敢了!”摘下眼鏡的孩子感慨道。隨后,“技能+N數智小學堂”通過“紅色知識接力賽”,將VR體驗中的關鍵知識點轉化為趣味問答,在寓教于樂中深化學習效果;“巧手拼中國”地圖拼圖與“匠心筑天安門”積木搭建活動,則讓愛國情懷在動手實踐中具象化。活動尾聲,全體師生齊唱《我和我的祖國》,在歌聲中升華情感,完成從科技體驗到信仰培育的閉環,讓紅色教育從“感知”走向“內化”,從“體驗”走向“行動”。
童心筑牢安全盾,數智點亮平安燈。團隊聚焦青少年安全素養提升,以VR技術賦能安全(生命)教育,讓場景“真”起來。孩子們通過沉浸式體驗地震逃生、消防隱患排查等真實場景,掌握應急避險技能。“伏地、遮擋、手抓牢”的口訣在耳邊回響,孩子們迅速找到三角區避險,親歷地震帶來的緊張氛圍。“這種學習方式像闖關游戲,我找到了所有隱患!”一名孩子興奮地展示自己的“電子勛章”。隨后,“技能+N數智小學堂”,通過心肺復蘇實訓、防溺水游戲、急救知識問答等形式,引導孩子們動手實踐,在人體模型上練習標準按壓動作;“沖脫泡蓋送”燙傷處理口訣融入“吹球過河”游戲中,使安全知識從理論認知轉化為行為本能。讓本領“強”起來,讓守護“實”起來,真正實現從“紙上談兵”到“實戰演練”的跨越。
童心點燃代碼光,數智之翼啟遠航。團隊聚焦數字素養啟蒙,播撒科技創新種子,以VR技術賦能編程教育,讓邏輯“動”起來。志愿者通過講解VR眼鏡的工作原理,幫助孩子們建立對虛擬現實技術的初步認知。隨后,孩子們在圖形化編程界面中拖拽“積木式”模塊,理解坐標移動、循環執行等基礎概念,逐步形成計算思維。全息影像環節中,孩子們親手制作三棱鏡裝置,在調試角度與光源位置的過程中,揭開立體成像的技術面紗。機械臂體驗課上,孩子們使用吸管、橡皮筋制作機械爪,在“夾球挑戰”中理解摩擦力、力矩平衡等物理知識,逐步形成“原理認知—模型制作—優化改進”的工程思維過程。科技主題T恤繪制則激發孩子們的藝術創造力,將飛船、機器人等未來想象轉化為視覺表達,完成“技術認知—工程實踐—創意表達”的素養進階。讓能力“燃”起來,讓夢想“飛”起來,讓科技的種子在童心中悄然萌芽。
童心共護青山綠,數智繪就生態章。團隊聚焦生態文明理念培育,以VR技術賦能環保教育,讓環境“清”起來。孩子們通過垃圾分類模擬系統進入1:1還原的家庭生活空間,完成垃圾投放任務。錯誤操作會觸發土壤污染動畫演示,正確分類則展示資源化處理流程,強化環保意識。塵肺病防治模塊讓孩子“走進”礦山作業現場,觀察粉塵擴散路徑,并通過設備感知呼吸阻力變化,直觀理解工業污染對健康和環境的雙重危害。污水治理培訓系統則以動態粒子模擬污水處理全過程,當水質達標時清澈水流的畫面與歡呼聲同步,正面反饋極大激發了孩子們主動參與環保的責任感。隨后,“技能+N數智小學堂”通過帆布袋創作、環保手印等活動,讓責任“行”起來。孩子們描繪出“戴口罩的地球”“垃圾分類小衛士”等圖案,并按下靛青指印連成“綠色希望山脈”,高舉作品宣言“保護生態,從我做起”,實現從科技認知到社會行動的價值轉化。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數字經濟學院青年數智教育志愿服務隊深入基層、服務社會的一次生動實踐,也是科技賦能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的一次成功探索。活動以“VR+數智大講堂”拓展認知邊界,以“技能+N數智小學堂”深化實踐能力,構建起“科技+人文”“認知+行動”融合發展的育人新模式。未來,服務隊將持續深化“雙課堂”融合模式,讓VR技術在鄉村教育場景中釋放更多創新可能,以青春智慧書寫數智賦能的時代答卷,讓更多鄉村兒童在數智時代中收獲知識、啟迪夢想、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