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工學院“工科賦能·‘芯’鋒承韻”實踐團懷揣著對鄉村的熱忱與對未來的憧憬,深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卓克基中心校,以“科技賦能教育,創新引領未來”為宗旨,通過寓教于樂的科普方式,助力鄉村教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用奮斗書寫新時代青年的壯麗篇章。
活動伊始,實踐團成員以自主研發的智能機器人和電力教學模組為媒介,通過沉浸式互動體驗激發孩子們的科學興趣。在精心設計的科普課堂上,實踐團成員以生動形象的講解方式,帶領孩子們穿越“電”的時空隧道,重溫科技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從愛迪生點亮人類第一盞電燈的光明時刻,到特斯拉開創交流電系統的偉大突破。通過講述這些科技先驅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的奮斗故事,引導青少年深刻理解科技創新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在他們心中播下“科技報國”的理想種子,培養愛國情懷和強國擔當。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小朋友們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在互動問答環節,“電的本質是什么”、“電是如何產生的”等基礎問題引發了孩子們的熱烈討論。實踐團特別設計的“靜電章魚”實驗將抽象的電學原理具象化呈現:只見塑料絲在靜電力的作用下翩翩起舞,生動演繹了電荷間相互作用的科學規律。最令人振奮的是實踐操作環節,當孩子們親手完成電路連接,看著小燈泡亮起的瞬間,現場爆發出陣陣歡呼。“我成功了!”、“太神奇了!”的驚嘆聲此起彼伏。這種沉浸式的科學體驗,不僅點燃了孩子們探索電學奧秘的熱情,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追求真理的科學種子。
在活動的最后環節,實踐團特別強調了安全用電的重要性。通過生動形象的案例講解和互動問答,向同學們普及了日常生活中的用電安全知識。實踐團詳細講解了避免濕手觸碰電器、不隨意拆卸插座、遠離高壓電線等安全守則,并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讓小朋友們辨別常見的用電安全隱患。通過這個環節,實踐團不僅完成了知識的傳遞,更培養了小朋友們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感,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增添了一份保障。
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不僅為阿壩卓克基中心校的孩子們帶來了前沿的科學知識和豐富的學習體驗,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科技的種子。實踐團成員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科技賦能教育,創新引領未來”的宗旨,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未來,我們期待更多青年學子投身鄉村教育事業,用知識和愛心點亮鄉村孩子的希望之光,共同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書寫新時代青年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