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界碑傳星火,以下鄉悟初心
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喚醒小朋友們紅色初心,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7月9日,新疆政法學院法學院“戈壁育紅心”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來到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44團11連天福美苑社區,組織了一場觀影活動。隊員們以三號界碑為橋梁,為社區的孩子們送上了不一樣的文化體驗。
界碑無言,見證歲月崢嶸
影片的開頭是界碑在云霧中若隱若現,實踐團負責人連章潔為孩子們帶來意義深遠的講解。她通過生動的講解,讓孩子們明白背后的歷史故事,深刻感受到課本中“一寸山河一寸金”,另一位講解老師馬辰旭向孩子們解釋,界碑是國境線上的標點,是最沉默的也是最堅定的標點,而影片中的界碑靜臥在海拔1200米的山脊線上,這時再努熱小朋友向老師提問,說這些界碑上為什么有青苔,但是中國兩個字這么明顯?“因為界碑是標志中國和其他國家范圍的標志,這些界碑也見證了中國的繁榮昌盛”連章潔回答道。
村寨有聲,延續守邊故事
在課間討論的環節時,三下鄉小隊成員劉雙熠,給孩子們講了“界碑爺爺”的故事:上世紀60年代,一位老民兵為守護界碑,在暴風雪中迷路,最終凍死在離碑體不足十米的地方。“現在的娃娃們不愛聽舊故事嘍,但這故事得有人記著。”村民小組長王嬸把隊員們拉進自家堂屋,翻出珍藏的老照片:泛黃的影像里,年輕的民兵們肩扛界碑部件,在沒膝的積雪中跋涉。小朋友們眼角泛出淚光,對界碑爺爺的故事很感動。團隊成員王京跟小朋友們說,我們身處在兵團,更應為祖國的強大而奮斗,孩子們稚嫩卻堅定的聲音,正是紅色基因在心中生根的見證。
青春接力,傳承界碑精神
“戈壁育紅心”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的年輕力量,將以實際行動發揚兵團精神與愛國主義精神,為青少年的紅色教育貢獻綿薄之力,這場跨越時空的觀影活動,讓沉默的界碑有了新的生命力,讓小朋友的心里有了新的故事,讓年輕的心靈里,種下了永不褪色的家國情懷。讓身處兵團的小朋友更加了解兵團,更加熱愛兵團。
紅色擔當,彰顯初心使命
活動的尾聲,新疆政法學院“戈壁育紅心”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成員進行了課程的回顧與總結,并表示在今后的“三下鄉”活動中將攜手并肩,讓社區兒童度過一個快樂并有意義的暑假,感悟愛國主義,踐行實踐團成員的紅色擔當,彰顯初心使命。
作者:劉雙熠 來源:新疆政法學院“戈壁育紅心”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詩韻潤紅途,經典礪心志
- 7月9日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紅途礪心 惠民篤行”鄉村振興促進團在實踐基地開展“紅途詩歌”主題活動。該活動以經典詩
-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