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上旬,安徽農業大學與安徽中醫藥大學赴瞻淇村實踐團一行,懷揣著對傳統文化與鄉村振興的關注,奔赴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瞻淇古村落,開展了為期數日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在瞻淇村古樸的魚燈體驗館內,實踐團成員們開啟了一場別有深度的非遺文化之旅。他們全程觀摩并動手嘗試了魚燈的關鍵制作環節,從選竹、劈篾、扎制魚骨架,到精心裱糊宣紙、一筆一畫描繪出栩栩如生的魚燈紋飾,制作出一個個精美的傳統非遺魚燈。隨后,團隊深入瞻淇古建筑群進行實地考察,重點探訪了具有代表性的天心堂、九世同堂等歷史建筑,細致觀察了磚雕、木雕、石雕,聆聽了關于村落布局、家族歷史、儒家文化底蘊的生動講解,對瞻淇“十戶之村,不廢誦讀”的人文傳統有了直觀認識。團隊還通過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形式,走訪了普通村民、返鄉創業者及特色民宿經營者,深入了解瞻淇村當前依托豐富歷史文化資源發展文旅產業的實際情況,包括古建保護修繕的進展、旅游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游客來源與體驗反饋、特色文旅產品的開發以及發展中遇到的瓶頸。
此次赴瞻淇村的三下鄉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生動的文化尋根之旅,更是一次深入的鄉村發展調研。團隊成員們通過親身參與、細致觀察、深度訪談和多角度記錄,系統性地收集了一手資料,對瞻淇魚燈非遺項目的精湛技藝、文化價值及其傳承保護的緊迫性有了深刻認知,同時也對瞻淇古村落豐富的歷史遺存及其文旅融合發展的潛力與挑戰形成了清晰判斷。實踐團表示,后續將整理調研成果,形成報告,嘗試從青年學子的視角,為瞻淇非遺的活態傳承、古村的可持續保護與開發提出建設性的思考和建議,以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