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溯源萬州烤魚非遺歷史,2025年7月6日,醫學技術學院“溯味巴渝”三下鄉實踐團走進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以“萬州烤魚非遺傳承”為主線,在展陳史料與科學數據的交織中,探尋一道非遺美食背后的文化價值與城市發展密碼。

團隊參觀紀念館水污染防治展區時,讓團隊成員深有感觸。“保證三峽水庫成為‘一盆清水’”的標語,與玻璃展柜中萬州烤魚非遺傳承人的青岡木烤架形成無聲對話。“水質決定魚鮮!”館內講解員提到庫區水質常年保持Ⅱ類標準——這才是萬州烤魚鮮香的底氣!同時團隊調研發現,萬州多家烤魚名店均與生態養殖基地簽約,選用三峽生態規范養殖的江團、草魚,從優質生態源頭保證烤魚品質。

萬州進行十年之久的治水,優化水源生態,這種敬畏自然的基因已融入產業升級——萬州打造“生態烤魚產業鏈”,將魚骨廢料轉化為有機肥,辣椒渣制成飼料,廚房余油提煉生物柴油,減少生態污染,換來了烤魚產業年產值破億、帶動萬人就業的回報;加強對烤魚非遺文化傳承人的培養和扶持,要求他們在傳承技藝的同時,承擔起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責任,將生態環保理念融入到傳承活動中,培養新一代傳承人的生態意識和責任感,使他們成為文化傳承與生態保護的雙重推動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萬州這座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有了具象表達。
萬州烤魚沸騰的紅油鍋中,翻滾的不只是優質水源養殖的本土魚,更是三峽人將“生態壓力”熬煮成“發展動力”的生命之湯。非遺傳承與生態保護,從來不是兩條平行線,我們要在兩條雙軌上共創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