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核’你一起,聚變青春隊”走進淠河路團安新村小區,開啟了一場關于 “兩彈一星” 精神的探尋之旅。團隊與曾參與相關工作的羅鳳云、林正飛兩位老人開展深入交流,探尋不同人生軌跡中,“兩彈一星”精神傳承的多元路徑。

圖為團隊和羅鳳云老師的合照 田坤有攝
羅鳳云老師:知識報國,育夢成光
上午,團隊與羅鳳云老師展開深度訪談。羅老師出生在農村,那個年代國家的免費教育政策為她提供了從鄉村走向城市的難得機會。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求學之路布滿艱辛,但也讓這份機遇更顯珍貴,也讓她真切領悟到“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沉甸甸的重量—— 知識不僅能讓自己走出鄉村,更能成為報效國家的力量。畢業后,羅老師選擇投身部隊鍛煉,軍旅生活的磨礪成為了她人生中寶貴的財富,也讓她深刻理解 “責任”與“奉獻”的含義。結束部隊歷練后,她追隨投身國防事業的愛人奔赴221基地,成為一名化學教師。在課堂上,她不僅傳授知識,還將“無私奉獻、協同攻堅”的精神融入教學。當談及理想與家國時,羅老師說:“年輕人要開拓視野,更要懂得愛國,學成歸來報效國家,這才是對祖國應有的熱愛與擔當。”
林正飛老人:堅守崗位,踐行使命
下午,團隊對林正飛老人進行了回訪,再次聆聽他與 221 基地的故事。林老回憶自己的成長之路,滿是成長時代的印記:從被保送到縣里求學,到響應號召投身部隊訓練,再到進入 221 基地工作,每一步都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初入部隊時,匍匐前進等訓練項目對他來說并不容易,但在班長的耐心指導下,他夜以繼日地苦練,從動作生疏逐漸變得熟練自如。進入221基地工作后,林老對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認識。“基地對出入管理嚴格,出入證種類繁多,權限各異——有的證件可全廠通行,有的則僅局限于特定區域。這些出入證不僅是身份標識,更是責任與紀律的象征。”在 221 基地的歲月里,林老和同事們始終嚴守保密紀律,哪怕對家人也絕口不提工作內容。“從農村娃到部隊歷練,再投身保密事業,能為國家的‘兩彈一星’事業出份力,是我一生的榮幸。”林老的話語里滿是自豪。他的經歷讓隊員們明白,“兩彈一星” 的成功,離不開每一個普通人的堅守 —— 他們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功績,卻用日復一日的嚴謹和擔當,筑牢了事業的根基。
兩位老人的故事,雖視角不同,卻共同勾勒出 “兩彈一星” 精神的豐富內涵:羅鳳云老師以教育為載體,將精神傳承融入日常教學,用知識培育報國新苗;林正飛老人以崗位為陣地,用堅守與自律踐行使命,在平凡中彰顯擔當。他們的經歷讓隊員們深刻認識到,“兩彈一星” 精神并非遙不可及的口號,而是體現在每一個普通人對理想的追求、對責任的堅守、對家國的熱愛中。隊員們表示,此次探訪讓他們對 “兩彈一星” 精神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理解。未來,團隊將以此次探訪為契機,通過校園宣講、主題展覽等形式,讓更多青年學子了解這段歷史,讓“兩彈一星”精神在青春實踐中扎根生長,用實際行動踐行家國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