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調研助生態,分散返鄉繪就家鄉綠色答卷
暑期,宿州學院環境與測繪工程學院山河清韻生態調研實踐團以“分散調研、云端匯總”模式,組織隊員返回各自家鄉,深入多個鄉村社區開展生態環境變化調查,通過問卷發放、入戶訪問與實地觀察,凝聚青春力量為家鄉生態“把脈”。
團隊隊員雖身處天南海北,卻目標一致。在南方稻田邊,隊員們迎著稻浪發放問卷,與農戶交流水質改善、農藥化肥減量等情況,金黃稻田與遠處青山相映的畫面,成為調研中動人的田園景致;北方村落里,隊員們圍繞植被覆蓋變化展開訪問,記錄下荒坡變林地、村民環保意識提升的點滴。
調研期間,隊員們累計發放問卷超100份,完成十余次入戶訪談,覆蓋水鄉、平原、山區等不同地貌。每日晚間,大家通過線上會議共享當日發現:有的隊員分享“村里垃圾分類后環境更整潔”,有的提及“退耕還林后候鳥多了”,各地生態變化的碎片信息,在云端匯聚成鮮活的調研素材。
目前,團隊已進入匯總實踐階段。隊員們梳理問卷數據與訪談內容,結合拍攝的田園風光、生態場景照片,提煉出水質改善、植被恢復、環保意識提升等核心結論,并針對部分區域生態問題初步形成建議。
“分散的腳步,走出了共同的生態答卷。”團隊負責人表示,此次實踐不僅讓隊員們見證了家鄉生態變遷,更以協作之力為家鄉生態建設貢獻青春智慧。那些定格著田野、河湖、青山的照片,與沉甸甸的調研成果一起,成為獻給家鄉的綠色“提案”。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