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泰院精神,服務石婆民生
來源:夏欣怡、周鈺雯、蔣木晗、孫伊娜、楊佳緣、曹蘇云、胥青
泰州學院數理學院 24 數師 6 班 “踐行泰院精神,服務石婆民生” 實踐團于 2025 年 7 月 11 日至 17 日在南京市六合區竹鎮鎮的石婆、大侯、侯橋三個社區開展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取得了豐碩成果,具體如下:
一、精神洗禮與基層服務深度融合
實踐團首先前往竹鎮紅色遺跡參觀,成員們在歷史圖片和革命文物前駐足聆聽講解,深刻感悟先輩奮斗精神,為后續服務基層凝聚了強大精神動力。在此基礎上,團隊將精神力量轉化為實際行動,在三個社區開展了多樣化的服務。
在石婆社區,成員們主動為殘疾人爺爺整理雜亂的居住環境,使其屋子變得干凈整潔;還與社區環衛工人分工協作,清理路面垃圾、鏟除墻角雜草、擦拭公共座椅與宣傳欄,為社區環境 “美顏”。
考慮到夏季高溫,團隊貼心準備清涼補貼藥品,送到殘疾人爺爺和環衛工人手中,為他們在炎熱天氣里帶來慰藉。
二、趣味教學與思想引導雙向賦能
在三社區均針對社區兒童群體,實踐團結合專業所長打造了豐富的活動,實現了知識傳遞與思想引導的雙重效果:
開設趣味數學小課堂,設計 “計算版女巫的解藥”“算術 24 點”“誰是騙子大推理” 等環節。孩子們在闖關和推理過程中,提升了計算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課堂上孩子們積極互動,通過準確回答問題或完成任務獲得積分卡。課后舉辦積分卡小小拍賣會,孩子們用積分卡競拍鉛筆、筆記本、魔方、故事書等物品,在體驗樂趣的同時,真切體會到付出與收獲的關聯。
開展鄉村振興主題宣講,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配合鄉村新舊面貌對比圖片,講述家鄉在交通、住房、環境等方面的發展變遷,解釋鄉村振興意義,引導孩子們樹立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意識。
三、活動影響力與認可顯著提升
此次活動受到了廣泛關注,被 “泰青春” 公眾號以及泰州學院公眾號報道,擴大了活動影響力,讓更多人了解到實踐團在基層的付出與貢獻。
團隊成員的無私奉獻得到認可,夏欣怡、周鈺雯兩成員被侯橋社區聘用為留守兒童心理輔導和鄉村振興活動宣講團輔導老師,且獲得由南京市六合區青年志愿者協會頒發的志愿者證書,記錄志愿服務時長共計 30 小時,這既是對成員們志愿服務精神的肯定,也激勵著團隊繼續踐行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的志愿精神。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