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戰略,7月12日至20日,成都理工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蜀道智拓”團隊深入四川省劍閣縣,開展為期9天的社會實踐。團隊以“觸摸文化根脈,賦能文旅融合”為宗旨,通過走訪調研、實地考察、深度訪談等形式,多維度探尋蜀道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路徑。活動期間,團隊足跡遍布劍門關、翠云廊等10余處古蜀道遺跡,詳細記錄文物現狀與保護舉措,并與當地文化工作者、非遺傳承人、教育從業者及游客等200余人展開對話,深入了解文旅融合發展中的痛點與機遇。在劍門關景區,成員們調研文創產品開發與旅游線路設計;在鄉鎮學校,他們組織“蜀道文化進課堂”活動,通過互動教學激發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此外,團隊還參與策劃了“蜀道非遺體驗日”,助力推廣當地傳統技藝。此次實踐不僅深化了青年學子對文化傳承的責任認知,更以行動為蜀道文化的活化利用提供了青春智慧,為地方文旅融合發展注入新動能。

圖為團隊對話攔馬墻美術館主理人趙冬,探討多元文旅發展路徑。

圖為團隊在攔馬墻美術館內欣賞以古蜀道為主題的藝術作品。

圖為團隊成員在劍門關景區感受景區內的地質特征。

圖為實踐團隊在劍閣縣共同討論實踐方向,時刻優化實踐流程。

圖為團隊成員在劍閣縣文化館美術館體驗劍閣縣非遺棕編技藝。

圖為團隊成員在劍閣縣文化館美術館“數字體驗區”體驗書法藝術。

圖為團隊在劍門關景區體驗VR科技賦能文旅發展現狀。

圖為團隊成員與劍門關景區講解員尹垚老師漫步于古蜀道精華地段,聆聽講解,實地學習蜀道文化。

圖為團隊在劍門關高級中學進行“蜀道文化進校園”宣講活動。

圖為實踐團隊在攔馬墻美術館前與趙冬老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