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千萬工程”持續推動服務精準化、實效化的熱潮中,桃李成蹊實踐隊的三下鄉行動已邁入第八日。隊員們懷揣著滿腔熱情,繼續為學生們帶來新一天的課程。
上午9:20,第二天的課程正式開展。扶奕昕老師首先播放了一段來自《頭腦特工隊》的動畫,引入了今日“情感護航”的主題。課堂中,“情緒的秘密花園”讓學生們了解到常見情緒的生理表現;“478呼吸法”、“情緒日記法”給學生們帶來了科學的心理調節小妙招;“情緒調節卡”、“不良習慣清單”的填寫鼓勵了學生對健康生活習慣的養成。學生們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感知情緒、悅納自我,提高了情緒自我保護與應急處理能力,增強了心理韌性。

圖為扶奕昕老師正在播放動畫 盧冰倩攝。
隨后,課堂到了學生們最期待的游戲環節。在扶奕昕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踴躍參與“情緒猜猜樂”游戲,積極模仿和猜測各種表情動作所表達的情緒,嘗試讀懂同伴臉上的“情緒密碼”。在老師提出“表演中的哪些細節幫助你猜對了情緒?”的問題后,課堂氛圍再一次沸騰起來。學生們競相展示自己的火眼金睛,分享自己對情緒的觀察經驗。最后,扶奕昕老師再一次強調,“情緒識別是守護健康的第一步,調節方法與健康習慣是我們的‘急救工具’。”
上午10:20,陳映彤老師帶領大家準時開始了最后一次大課間。學生們已不再是最初懵懵懂懂的樣子。從一開始的“手腳不分”到后來的整齊劃一,每一次汗水與笑聲中,都是學生們在嘗試、在摸索、在成長。在熟悉的節奏中,他們舞步整齊、動作干凈利落,盡情展現專屬于他們的活力與朝氣。

圖為學生們認真觀看最后一次動作展示 陳敏攝。
下午3:00,唐韻老師手握一本《小王子》,準時走進了教室。帶學生們領略B612星球的獨特風景,學習書中對人物的塑造、情節的設計、情感的流露。共讀過后,唐韻老師鼓勵學生們一起寫下一個完整的故事,將個人情感體驗轉化為文字表達,探索自我價值與情感世界。在寫故事的時候,有些學生擅長感受,卻拙于表達。這時,隊員們便會俯下身去,輕聲詢問學生們的困惑,再循循善誘地啟發創作靈感。那些天馬行空的想象,都落在了張張白紙上,成為了學生們用真心澆筑的、最驕傲的作品。

圖為唐韻老師正在展示如何折玫瑰 盧冰倩攝。
上午的最后一節課由張慧賢老師進行教課。本次課程以“繪聚童趣,彩墨飛揚”為主題,用幾塊形態各異的石頭作為天然畫布,一同尋找“自然的呼吸”與“凝固的鄉韻”。在張慧賢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開始觀察石頭。無論是它獨一無二的形狀、毫無規律的色彩分布,還是每一處紋路,這些看似平凡的地方,都能引發無數的聯想。大家都拿起了畫筆,蘸取顏料,在自己的小石頭上肆意涂抹。平凡的石頭逐漸變成一件件充滿童趣的、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學生們在聽講中感受非遺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創作中釋放天性、表達自我。

圖為學生正在繪制石頭畫 陳敏攝。
下午4:30,調研組隨機抽取了幾位學生進行訪談。本次訪談旨在深入了解當地思政教育的實際落地情況與學習效果。此次訪談讓隊伍不僅聽到了學生的反饋,還直觀感受到了他們對思政課堂的期待,從而切實、深入地掌握了杏花鎮思政教育的具體學習情況、優勢與可提升空間,為后續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據

圖為陳映彤老師在聆聽學生的想法 杜沂鮮攝。
從大課間由生澀到整齊的活力舞步,到故事紙上真心澆筑的驕傲文字,再到彩石上凝固的童真與鄉情,第八日的點滴,無不印證著:桃李成蹊隊員們用專業與熱忱精心澆灌,在學生們的心田悄然開辟出一條通往情緒健康、創意表達與自我發現的成長之“蹊”;而學生們以純真的感悟與靈巧的雙手,將靈感和鄉韻傾注在創作中。這雙向奔赴的滋養與成長,正是“百千萬工程”的溫暖縮影,也是桃李成蹊隊矢志不渝的初心寫照。
(通訊員:余沛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