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曹躍炫、王嘉懿)為響應國家健康老齡化號召,近日,徐州醫科大學藥學院“大藥精誠”志愿隊深入社區與養老機構,圍繞“藥院學子攜手長者,共繪’金色年華‘健康畫卷”主題,開展多維度、沉浸式的健康服務活動,讓專業知識化作溫情陪伴,為銀發族送去夏日里的安心與暖意。
“藥”你同行,知識走進家門
志愿者在社區開設“流動小課堂”,以通俗語言講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日常管理要點,強調“早發現、早干預”的重要性。隨后,他們挨家挨戶走訪獨居老人,協助梳理藥箱、規劃服藥時間,避免重復用藥或漏服風險。一位奶奶拉著學生的手感嘆:“你們講得比電視上的還明白,我現在知道怎么吃藥更放心了!”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和平上東社區宣講慢病知識
義診攤位,守護“最后一公里”
在拾屯街道的臨時義診區,志愿者們化身“健康管家”,為居民測量血壓、血糖,并發放定制健康手冊。一位拄拐的老爺爺測完血壓后豎起大拇指:“這些孩子又專業又耐心,比去醫院排隊方便多了!”現場還設有用藥咨詢臺,針對居民個性化問題提供科學建議。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東環社區給老人做義診
中醫體驗,養生也能“接地氣”
在紅星養老院,志愿者端來一盆盆加入艾葉、紅花的中藥泡腳水,熱氣氤氳中,老人們瞇眼享受足部放松。隨后,他們帶領長者練習改良版八段錦,一邊示范一邊講解動作對關節的益處。一位大爺練完直說:“這套動作簡單,出汗卻不累,回家我也要天天練!”

▲圖為志愿者在為鴻星養老院老人泡腳
指尖技藝,香囊藏滿祝福
在社區活動室,老人們圍坐一圈,在志愿者指導下將艾草、薄荷等藥材填入彩布,縫制驅蚊香囊。穿針引線間,有人哼起老歌,有人聊起往事,歡聲笑語中,一只只小巧精致的香囊成了傳遞健康的“信物”。一位阿姨舉著自己縫的“粽子形”香囊笑說:“這要掛床頭,蚊子都不敢來!”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石屯社區教老人做香包
從理論宣講到實操體驗,從健康監測到文化傳承,這場跨越年齡的健康之旅,不僅讓長者感受到社會的關懷,也讓醫學生在實踐中體悟“醫者仁心”的重量。未來,大藥精誠團隊將持續深耕社區,以專業與熱忱為筆,續寫“老有所安”的溫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