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在艷陽高照,烈日炎炎的盛夏,湖北醫藥學院普愛薪火相傳暑期社會實踐隊來到了丹江口市石鼓鎮完全小學進行了為期13天的自愿支教活動,與150多名孩子共度盛夏,以老師的身份教授他們課堂以外的知識,擴充孩子們的眼界。支教隊員們在隊長向俊杰的帶領下相互配合與鼓勵,給石鼓鎮的孩子們帶去了歡笑與知識,留下了一個難忘的夏天!
事前多籌謀,遇事情不慌張
支教隊員們未雨綢繆,早在出發前就做好充足的準備。在醫療方面,志愿者們準備了充足的碘伏、棉簽、繃帶、創可貼等,以應對突發應急情況;在課程方面,隊員們安排了特色課程,出發前就準備好了心肺復蘇的假人和除顫儀;在特色教育方面,隊員們購置了各式各樣的卡紙、油畫棒、信封等來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生活。
到達石鼓鎮后,隊長帶領隊員們馬不停蹄的提前參觀完全小學,為次日的首次教學做好充足準備。首先熟悉學校環境,教室大小,以便于分配學生人數。其次確認好班級學生名單,與完全小學的顧校長建立好管理學生的安排。最后,隊員們信心滿滿,決心全力投入到支教任務中!
拒絕“一刀切”,擁抱“萬花筒”
志愿者們秉承著多元化課程的教導核心,開展了興趣培養課程。7月5日,支教隊員們為孩子們開展了鼓樂學習課程,讓孩子們再《十鼓》中領會鼓的震撼與力量、在《蘭陵王入陣曲》體會古代戰爭的宏大場面,孩子們抿著嘴,晃著腦,鼓點跟著老師的指令一下蹦跳,鼓槌偶爾碰到鼓邊,也不會慌張,咧開嘴一笑又繼續,即使滿頭大汗,也沒人顧得上擦,注意力全黏在了鼓面上。在一聲聲“咚咚”聲中逐漸找到了力量,鼓聲更加磅礴有力!
如果是鼓樂課敲開了孩子們的興趣大門,那么繪畫課則打開了孩子們想象力的大門。7月6日,一節油畫鑒賞課如約而至,課上,隊員孫雨霞帶領孩子們學習繪畫的魅力,梵高的《星空》讓原本對“藝術”懵懵懂懂的孩子,開始用畫筆去捕捉想象世界里的奇幻光影;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吸引住了孩子們的目光,他們湊在一起猜“他為什么會笑”;莫奈的《睡蓮》浸潤了孩子們的感知,他們不再執著于“畫得像”,而是學著感受色彩交融的溫柔。
深山藏瑰寶,本草孕生機
7月13日,志愿隊前往盤道村中藥材實踐基地進行實地學習,很難想象,在這塊深山密林之中,卻孕育了極為豐富的中藥材原料,“柴胡、蒼術、黃精、虎杖、射干、苦參等名貴中藥材皆出自于此,不僅帶動了村民致富,還傳承發揚了中藥材的文化與價值。“現在我們村要求家家戶戶都參與種植中藥材,其中種植大戶就有6家,我們的中藥材還遠銷日本,極大地提高了我們村的經濟收入!”盤道村村長激動地對志愿者們講到。
接著,村長帶領志愿隊參觀中藥材的初加工廠房,各式各樣的機器讓隊員們好奇不已,讓隊員們似乎看到了一條真正的致富之路。“中藥材干凈衛生、不少兩、好用一直是我們遵守的準則!”村長自豪地講到。這些從深山中走出的中藥材,承載著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延續著中藥材文化的根脈!
支教活動尾聲,孩子們為志愿者們送上了最誠摯的祝福信。雖然相處時光短暫,可藝術啟蒙的種子已在孩子心中扎根,中藥材傳承的故事也有了青春注腳。志愿者們捧著信,眼角泛著光——那些歪扭卻真摯的文字,是比勛章更珍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