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濰坊峽山生姜種植產業園 “應用端” 調研后,青島科技大學赴濟南市鋼城區 “地膜智慧探索,基層難題破解” 暑期社會實踐校級重點隊(以下簡稱 “實踐隊”),按照申報書既定實踐方案,將調研重心轉向紙地膜 “生產端” 核心環節。8 月上旬,團隊將專程前往國內造紙行業領軍企業 —— 太陽紙業開展深度調研,旨在打通 “農戶需求 — 企業生產 — 技術優化” 的產業調研鏈條,以專業實踐助力紙地膜產業突破發展瓶頸,彰顯新時代大學生服務農業綠色發展的責任與擔當。
作為校級專項實踐隊伍,實踐隊自籌備階段便圍繞 “破解傳統地膜污染,推動紙地膜推廣” 核心目標,系統梳理紙地膜產業痛點。結合前期在農村、產業園調研中收集的 200 余份農戶問卷與企業反饋,團隊發現,紙地膜 “生產工藝復雜”“成本居高不下”“性能與市場需求匹配度不足” 等問題,成為制約其大規模推廣的關鍵因素。而太陽紙業作為國內環保材料研發與生產領域的標桿企業,在植物纖維利用、膜材成型技術、規模化生產管理等方面積累的成熟經驗,正是破解這些難題的重要參考。此次調研前,實踐隊依據申報書《紙質地膜應用與市場調研問卷(生產廠家部分)》,細化形成針對性調研提綱,重點聚焦三大方向:一是紙地膜生產全流程技術細節,計劃走進太陽紙業生產車間,實地觀察從姜桿纖維、植物纖維等原材料預處理,到膜材成型、防水涂層加工、質量檢測的完整環節,深入了解企業在原料篩選標準、生產工藝創新、設備智能化改造等方面的具體做法,破解 “原材料處理難度大”“生產效率低” 等行業共性問題;二是成本控制與市場推廣策略,通過與企業管理人員座談,分析紙地膜生產成本構成(如原料采購、設備折舊、人工成本等),探討降低成本的可行路徑,同時了解企業當前市場推廣模式、面臨的 “農戶接受度低”“價格競爭力不足” 等挑戰,結合前期調研的農戶需求,為企業提供精準市場反饋;三是技術研發與產學研合作情況,圍繞 “如何提升紙地膜力學性能”“優化降解速度與作物生長周期匹配度” 等關鍵問題,與企業研發團隊交流最新技術進展,了解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合作模式,為后續推動 “產學研用” 協同創新積累案例經驗。
實踐隊負責人表示,此次太陽紙業調研是連接 “紙地膜應用需求” 與 “生產技術革新” 的重要橋梁。團隊將以專業視角記錄生產環節關鍵數據,結合前期調研的應用端問題,形成 “生產 — 應用” 雙向反饋報告,既為太陽紙業優化產品提供實際需求參考,也為后續向科研院所傳遞產業技術痛點、推動技術迭代提供一手資料。目前,實踐隊已完成調研提綱最終修訂與企業對接工作,隊員們正結合化工專業知識,梳理紙地膜生產相關技術原理,為調研中的深度交流做好準備。后續,實踐隊將及時分享調研成果,持續為紙地膜產業升級與農業綠色發展貢獻青春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的實踐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