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郭云欣) 為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了解科技創新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應用與成效,7月7日,福建農林大學蜂學與生物醫藥學院赴漳州市南靖縣山城鎮實踐隊走進漳州市南靖縣山城鎮,深入南靖金線蓮科技小院開展調研與實踐活動。實踐隊通過實地考察、訪談交流與親身體驗,全面感受了“科技+農業”在推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中的力量。
當天上午,實踐隊抵達南靖金線蓮科技小院。在小院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隊員們首先參觀了金線蓮的瓶栽與袋栽基地。整齊排列的組培瓶和栽培袋映入眼簾,先進的設施和科學的管理給隊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科技小院負責人介紹說,瓶栽與袋栽的結合,不僅提高了金線蓮的成活率與產量,還有效降低了病蟲害發生的概率,為大規模推廣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實踐隊員們還走進了金線蓮干品生產車間,近距離觀察從清洗、烘干到包裝的完整生產流程。在工作人員指導下,隊員們親自參與了烘干金線蓮分裝等環節,體驗到從實驗室技術成果到市場產品之間的轉化過程。隊員們紛紛表示,這些看似簡單的環節背后蘊含著嚴格的標準和科學的管理,真正讓他們體會到“科技讓農產品更有價值”。
除了實地考察,實踐隊還與科技小院的負責人和工作人員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負責人詳細介紹了金線蓮組培技術的發展歷程與推廣應用。他指出,金線蓮作為珍稀的中藥材,傳統野生資源稀缺,如何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生產一直是難題。科技小院依托福建農林大學的科研力量,成功突破了瓶頸,形成了“實驗室研發—基地栽培—加工銷售”的全鏈條模式,不僅提高了金線蓮的市場競爭力,也帶動了當地農戶的就業和增收。
實踐隊員在采訪中了解到,小院的技術推廣已輻射到周邊鄉鎮,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到金線蓮的種植和加工中來。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農戶既能獲得種植技術的指導,也能通過訂單生產實現穩定收益,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了可持續路徑。
在調研中,實踐隊員們切身感受到科技對農業的巨大推動力。科技小院不僅是金線蓮產業的孵化基地,更是推動農村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平臺。通過規模化栽培和現代化加工,南靖的金線蓮產品逐漸打入更廣闊的市場,成為助力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
此外,科技小院還承擔著科普教育和人才培養的職能。實踐隊員們在參觀中發現,小院定期邀請農戶參加技術培訓,舉辦講座和現場示范,將科研成果第一時間傳遞給生產一線。這種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模式,不僅加快了技術落地速度,也為地方培養了大批掌握新技術的新型農民。
在緊張的調研之外,實踐隊員們還品嘗了南靖特色水果——樹葡萄。酸甜可口的果實不僅讓隊員們大快朵頤,也讓他們深切感受到漳州豐富的農業資源和濃厚的鄉土風情。
通過此次實踐活動,隊員們既學習了農業科技知識,也體悟到鄉村產業振興的現實意義。一位實踐隊員表示:“親手體驗金線蓮生產的每一個環節,我深刻認識到科學技術在農業中的價值。它不僅改變了傳統的生產方式,也真正改善了農民的生活。”
此次走進南靖的“三下鄉”活動,不僅是一次學習與調研,更是一次青春與鄉村的雙向奔赴。福建農林大學的學子們以青春之名深入田間地頭,用實際行動踐行“知農愛農,強農興農”的使命擔當。
未來,實踐隊員們還將繼續把在調研中學到的知識帶回課堂,融入科研與學習,并通過多種渠道分享實踐成果,讓更多青年了解科技農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他們希望能以點滴之力,匯聚起推動鄉村振興的青春能量。
通過這次實踐,福建農林大學蜂學與生物醫藥學院的學子們不僅收獲了知識與經驗,也堅定了未來投身“三農”事業的信念。在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他們將不斷探索科技賦能農業的更多可能性,讓青春在廣闊的鄉村大地上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