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昂揚播希望,童心筑夢繪新篇
挺膺擔當礪青春,奮楫揚帆向未來
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隊隊員回信精神,落實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2025年6月29日至7月5日,江西農業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微光“童”行暑期三下鄉文明實踐隊在大余縣開展“挺膺擔當礪青春,‘童’行筑夢繪新篇”主題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青春使命。
紅色足跡尋初心 革命精神代代傳
大余縣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實踐隊員們踏上紅色走讀之旅,先后參觀梅嶺三章紀念館、陳毅故居和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館內文物見證歲月烽煙,圖片定格歷史瞬間,講解員的講述讓革命歷史如畫卷般展開。隊員們仿佛回到戰火年代,深刻體會到革命先輩的堅定信念與赤誠之心。
隊員們還走訪了周蘭嫂后人,聆聽先輩浴血奮戰的故事。他們將這些故事帶回課堂,讓紅色基因在孩子們心中扎根,助力紅色精神代代傳承,在新時代煥發出更耀眼的光芒。
崢嶸歲月憶崢嶸 初心如磐照前行
實踐隊員們走進黨齡超40年的老黨員家中,開展關愛老人活動。隊員們圍坐在老人身邊,傾聽他們講述往昔的奮斗故事,為老人送上關懷,與他們拉家常。老黨員們談及入黨初心時的堅定眼神,以及多年來扎根基層、默默奉獻的精神,深深觸動了隊員們。
通過與老黨員交流,隊員們感受到了社會溫暖的傳遞,也明確了自身責任。大家表示,要以老黨員為榜樣,將這份擔當融入青春奮斗,在服務社會中踐行使命,錘煉品格,為社會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安全教育助成長 童心筑夢向遠方
在糧食安全教育方面,實踐隊發揮農業院校專業優勢,開設“糧食安全小課堂”,通過互動講解,讓孩子們明白“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在防溺水教育中,隊員們借助動畫視頻、情景模擬和互動問答等方式,講解溺水自救與互救知識,強調“六不準”原則,并結合實際案例,讓安全知識深入孩子們心中。
這些精心設計的安全教育課程,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精神世界,還為他們的健康成長筑牢了安全防護屏障,幫助孩子們樹立安全意識,掌握安全技能。
非遺技藝進鄉村 文脈賡續綻芳華
為傳承非遺文化,實踐隊員們將扎染、臉譜等非遺技藝帶入大余縣鄉村。扎染課堂上,孩子們認真學習折疊布料、用線綁扎、浸染染色等步驟,當色彩斑斕的扎染作品完成時,孩子們興奮不已。
在“非遺臉譜繪制”課上,隊員們通過圖文講解和播放經典戲曲片段,讓孩子們了解京劇臉譜色彩背后的人物性格,如紅色代表忠勇,黑色象征正直等。孩子們手持畫筆,在臉譜上創作,有的繪出“彩虹臉譜”,展現出豐富的創意。隊員們的努力讓非遺文化在鄉村落地生根,綻放出絢麗光彩。
青春助農添活力 田間地頭寫擔當
在助力鄉村振興的田間,實踐隊員們忙碌的身影成為一道亮麗風景。他們穿梭于藤蔓間,采摘南瓜和西瓜。烈日下,隊員們分工明確,有人小心采摘,有人接力搬運,有人仔細分揀。盡管汗水濕透衣衫,大家卻笑容滿面。
每一顆果實的收獲,都是隊員們“接地氣、辦實事”的體現。他們用行動為鄉村豐收增添了活力,在田間地頭書寫著青春擔當,為鄉村振興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此次“三下鄉”活動,微光“童”行團隊展現了青春擔當與責任,在鄉村留下堅實足跡。未來,將有更多青年投身鄉村發展,以青春之力助力鄉村振興,為民族復興貢獻力量,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書寫無悔青春篇章。
通訊員 趙鑫瑤 李道翔 秦樂然
圖片 賴清瑩 符佳寧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