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晚8點,廣西桂林灌陽縣永富村,桂林理工大學“藝路花開”美育浸潤推廣志愿服務團與永富村村民共同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文藝匯演,表演現場掌聲與歡笑交織,為永富村的美育實踐活動畫上了圓滿句號。這場演出不僅是才藝的展示,更是大學生們深入鄉村開展美育教學成果的生動體現。
在剛剛過去的兩天里,桂林理工大學的學子們扎根永富村,發揮專業特長,面向村民特別是青少年兒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舞蹈、聲樂、器樂等美育啟蒙和互動教學。

圖為實踐團成員教學永富村小朋友彈鋼琴 徐朗 供圖
這份耕耘在當晚的舞臺上結出了豐碩果實。精心準備的13個節目中,近半數由永富村民自主登臺表演,充分展現了美育“浸潤式”教育的成效。舞臺上,孩子們清澈純凈的童聲將《蟲兒飛》的旋律灑滿夜空,他們深情朗誦《在山的那邊》,那份未經雕琢的純真與自然流露的自信,深深打動了在場每一位觀眾的心;永富村的婦女們身著鮮艷服裝,與阿叔一起踏著《洗衣歌》歡快的節奏,動作整齊劃一,舞步間洋溢著新時代鄉村的蓬勃的活力與由衷的喜悅;村民周發有用質樸而深情的嗓音演繹了《蘋果香》,唱出了濃濃的鄉土情懷;小女孩們則化身古典精靈,以靈動的舞姿詮釋了《洛春賦》的雅韻,又用充滿力量的肢體語言演繹出《曙光》的希冀。這一晚,村民們平日里深藏的才藝在聚光燈下璀璨綻放,熠熠生輝。

圖為永富村小朋友朗誦 李雄越 供圖
桂林理工大學藝術團的師生們也獻上了高水準的表演,為鄉村夏夜注入了青春的藝術氣息。從動感十足的街舞《街舞夢》,到悠揚婉轉的古箏獨奏《瀏陽河》,從意境深遠的鋼琴曲《菊次郎的夏天》,再到熱情洋溢的《廣西尼的呀》,每一個節目都贏得了村民們的熱烈掌聲。
永富村駐村第一書記李鑫在晚會致辭中對桂林理工大學團委、實踐團師生及全體村民的支持表示感謝,并深刻闡述了活動的意義。他著重強調“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魂”,指出此次“藝路花開”美育實踐是“校地文化共融的生動實踐”。李鑫書記希望師生們能深入挖掘灌陽的紅色文化、農耕文化、生態文化資源,用藝術語言講好鄉村振興故事;同時期待藝術創作能將灌陽瑤族歌謠、永富村孝善文化轉化為新作品,讓傳統鄉土文化煥發新魅力。他深情寄語,愿藝術團的精彩演出能“如春風化雨滋潤永富沃土,如璀璨星河照亮鄉村振興之路”。

圖為李鑫書記致辭 李雄越 供圖

圖為實踐團與永富村書記、村民合照 李雄越 供圖
當晚的演出持續近一個半小時,吸引了約200名村民駐足觀看。臺上臺下熱情互動,掌聲與喝彩此起彼伏。當熟悉的童謠旋律響起,當充滿本土風情的舞蹈躍動,藝術真正從校園走進了田野,從舞臺融入了村民的心田。這場“藝路花開”美育浸潤活動,不僅是一次成功的文藝聯歡,更是高校藝術資源下沉鄉村、以美育力量賦能文化振興的生動實踐。它成功架起了校地融合的橋梁,在永富村的沃土上播撒下美的種子,為鄉村的全面發展注入了持久而鮮活的文化動能。(通訊員:徐朗 周樂佳 陳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