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晨光還未爬上樹梢,赤坑鎮的荔枝園里已亮起星星燈火——凌晨五點,果農們的"甜蜜戰役"開始了。廣州工商學院赤坑紅旅先鋒隊跟著昊成荔枝園老板穿梭在荔林間,從壓彎枝頭的碩果,到藏在綠葉后的產業密碼,這趟探秘之旅,我們把"嶺南佳果"的故事摸了個透!
品種檔案|三種荔枝,各有"性格"
昊成荔枝園里,糯米糍、妃子笑、紅燈籠堪稱"三巨頭",每顆都藏著獨家標簽:
糯米糍(人氣王):外形像愛心,皮薄得輕輕一捏就破,咬開是爆汁的清甜,核小~但嬌貴——皮薄、碰不得摔不得,果農說它是"捧在手心的寶貝"。
妃子笑(實力派):果皮紅綠相間,清甜中帶著微酸,耐運輸,能一路"跑"到北方市場,妥妥的"實力派"。
紅燈籠(汕尾特色):果形呈愛心型,果肉爽脆細嫩、味清甜。
種植有多難?技術+人力雙考驗
原以為種荔枝就是等開花結果?老板直搖頭:"從開花到結果,全是技術活!"
❶ 施肥看"火候":紅果期、修枝期是關鍵,肥料得像"成長助推器"精準投喂;
❷ 病蟲害"狙擊戰":蟲蛀、病害、真菌...得下"猛藥",農藥和人工成本直接拉滿;
❸ 花期"拆盲盒":早中晚花混著開,成熟期七上八下,機器根本管不過來,全靠人工盯著每個都要"特別關照";
❹ 豐收的"甜蜜負擔":碰到大年豐收,采摘成本增加。嫁接不同品種荔枝的荔枝樹
凌晨五點的"鮮"鋒戰|從枝頭到舌尖有多拼?
為了"鎖鮮",果農們把時間卡得死死的:
采摘時間:避開正午高溫!凌晨五點干到11點,下午3點再接著干;
采摘周期:妃子笑成熟期早,糯米糍集中在6月-7月初;
運輸攻略:糯米糍"嬌貴"難遠嫁,主要廣東省內銷;妃子笑"皮實"走北方;紅燈籠果皮光滑,脆甜"本地胃",省內就能消化完~采摘后還要過篩果、打包、加冰"三重關",最后搭冷鏈車出發!但想把荔枝賣得更遠,赤坑鎮還面臨這些挑戰:物流設施待升級,新鮮度"卡脖子"。運費太貴,利潤被"壓縮"。
蹲在荔枝樹下,看著隊員們和果農一起整理剛摘的荔枝,忽然懂了:這串從枝頭到舌尖的甜蜜,藏著果農的汗水、技術的智慧,更藏著鄉村振興的希望。
赤坑的荔枝,不止是廣為人知的“嶺南佳果”,更是紅旅先鋒隊探尋的“產業密碼”。未來,他們會用青春力量助力赤坑鎮荔枝產業鏈變得更“強”,讓農文旅融合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