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推廣普及普通話,江蘇大學伯藜支教團于7月20日在寧夏吳忠市楊柳村,組織當地學生成功舉辦了一場主題為“詠唱赤心旋律,吟誦國學瑰寶”的文化展示活動。此次活動基于支教首周朗誦與歌唱課程的教學成果,為學生們搭建一個實踐鍛煉、展示進步的舞臺。
江蘇大學伯藜支教團在楊柳村的支教工作已進行一周。在此期間,朗誦與歌唱作為重點課程,得到了系統性的教授。支教團成員從基礎發音、節奏把握、情感表達等方面入手,通過日常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克服膽怯,掌握基本技巧。學生們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逐漸能夠較清晰地朗讀文本,跟隨節奏演唱歌曲,并對舞臺表現有了初步認識。本次活動的策劃與實施,正是基于這一周的教學進展,旨在將課堂所學延伸至舞臺實踐。
活動于當日下午在楊柳村黨校內舉行。支教團成員擔任組織、引導和輔助角色,學生們則成為舞臺上的主角。
在歌唱環節,孩子們的表現令人欣喜。合唱《少年中國說》時,他們努力跟隨支教團成員的節奏,聲音雖顯稚嫩,但吐字清晰度較課堂練習時明顯提升,“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的歌詞鏗鏘有力。《紅星閃閃》的旋律響起,小班的孩子們也大膽放聲,那份專注與認真,贏得了臺下觀眾的陣陣掌聲。支教團負責音樂教學的鄭巧在臺下輕聲跟唱,難掩激動:“聽到他們的歌聲如此動聽,特別是看到幾個最初不敢開口的孩子現在也能跟著唱,真的特別有成就感,特別替他們驕傲!”
朗誦環節中,孩子們選取了《中華少年》和《彩色的中國》等篇目。站上舞臺,他們努力克服緊張,聲音洪亮、字正腔圓。孩子們激昂的演繹,展現了少年的責任與擔當,讓人不得不為之動容。支教團中負責朗誦課的成員梁丹丹感慨:“從第一節課的羞澀細語,到現在能站在臺上大聲朗誦,進步非常大。孩子們在努力的理解文字背后的意義,這份用心特別打動人。”
除了聲樂與朗誦,部分學生還表演舞蹈!蛾柟饽泻㈥柟馀ⅰ窞槲枧_注入了蓬勃朝氣。孩子們身著日常服裝,笑容燦爛,努力跟上音樂的節拍和支教老師編排的簡單動作。雖然隊形變換稍顯生疏,個別動作幅度不一,但他們用全身心的投入和純真的笑容彌補了技巧的不足,盡情釋放著屬于鄉村孩童的活力與快樂,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整個展示過程秩序井然,氣氛熱烈而溫暖。臺上,每個孩子都全神貫注,盡力呈現最好的自己,那份緊張與堅持交織的神情令人動容。臺下,作為觀眾的同學和老師們不吝嗇掌聲與鼓勵的目光。支教團成員們或在臺上積極引導,或在臺下用眼神和手勢給予無聲的支持與肯定。楊柳村的負責老師全程觀看了展示,對活動給予了積極評價,他們表示,這樣的平臺對鍛煉孩子們的膽量、提升表達能力和自信心非常有幫助,也實實在在豐富了學生們的暑期生活,看到了孩子們在普通話運用上的進步。
“看到他們在臺上放聲歌唱、大聲朗誦的樣子,真的特別欣慰。”支教團隊長曹佳穎在活動后分享感受,“短短一周,從課堂上的基礎練習到勇敢地站在這里展示,孩子們克服了最初的膽怯,這份勇氣和進步,值得我們所有隊員為他們鼓掌!這不僅僅是表演,更是他們成長路上一次寶貴的跨越。”多位支教團成員也表示,孩子們在舞臺上的表現,堅定了他們繼續用心上好每一堂課的決心。
本次“詠唱赤心旋律,吟誦國學瑰寶”主題文化展示活動的圓滿落幕,是江蘇大學伯藜支教團在楊柳村小學扎實工作的一個縮影。孩子們用略顯稚嫩卻無比真誠的童聲與舞步,不僅展示了首周藝術學習的可喜收獲,更傳遞出他們對新知的熱愛和對舞臺的渴望。這份純真的熱情與看得見的進步,是對全體支教成員辛勤付出的最大肯定與激勵。
站在新的起點,江蘇大學伯藜支教團全體成員深受鼓舞,必將以孩子們展現出的蓬勃朝氣和求知熱情為動力,不忘初心,再接再厲。在接下來的支教時光里,支教團將繼續秉持嚴謹務實的態度,精心打磨課程內容,將更多知識的啟迪和開闊的視野帶給楊柳村的孩子們。用熱情與專業,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書寫更加精彩的青春故事,為鄉村教育播撒下更多希望的種子,貢獻屬于江大青年的堅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