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閩南理工學院教育學院“院長媽媽有約”社會實踐隊前往石獅市蘇厝村開展“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英語繪本、花樣跳繩、以及安全教育普及等方面課程,為鄉村兒童的全面發展提供支持。
字母繪夢啟童智,故事書香潤心田當有趣的英語故事與童真的笑臉相遇,英語繪本課程為平靜的鄉村課堂注入了鮮活的氣息。實踐隊隊員共同探討研究,旨在打破傳統英語學習的枯燥模式,讓孩子在閱讀中自然習得語言技能。為1-6年級的學生準備了一套融合趣味故事與沉浸式學習的“英語繪本啟蒙課程”,以“興趣優先”為核心,涵蓋童話、科普、成長故事等多元主題,內容貼合兒童認知特點。
在英語繪本課堂上,實踐隊隊員遵循“聽故事、看畫面、玩游戲、開口說”四維學習模式,結合PPT,激發孩子的聽覺、視覺與語言表達潛能。以趣味小游戲為線,引導學生大膽表達所想、所感。孩子們從最初的青澀不敢開口,到沉浸于生動的故事場景與趣味互動中,在沉浸式體驗中建立英語思維。不僅讓孩子們擺脫機械背誦的壓力,還提高了孩子們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圖為志愿者引導學生表達。李鍶怡攝
繩彩飛揚展活力 美育融合顯風采在花樣跳繩的課堂上,一根根彩繩如彩虹般飛舞,孩子們靈動的身影與彩繩交織,呈現出一場運動與美育結合的活力盛宴,成為蘇厝村最亮眼的一道風景線。支教隊成員手持跳繩示范著“雙搖跳”動作,手腕輕旋間,繩子如銀蛇穿梭。從起初的略顯青澀,到很快便沉浸在歡快又有力的節奏中。低年級學生專注于“單腳交換跳”,高年級同學則挑戰“交叉跳”,彩繩在空中織出靈動的弧線。陽光灑在孩子們專注的臉上,彩繩的色彩與運動的活力相互映襯,構成了充滿生機的場景。繩影翻飛間,不僅釋放了學生的學習壓力,更通過跳繩中的節奏、姿態與色彩,讓他們在運動中感受美、展現美,實現了體育與美育的有機融合,為成長注入了更多活力與美感。

圖為志愿者帶領孩子們做熱身運動。林雨濤攝
“反詐禁毒”筑屏障,護航青春向未來在“反詐禁毒”宣講活動中,院長媽媽有約”社會實踐隊為1-6年級學生開展反詐禁毒主題教育活動,增強孩子們反詐禁毒安全意識。
禁毒宣講環節,實踐隊隊員先組織學生們觀看緝毒警察英勇事跡視頻,讓學生們認識到這群“不能露臉的英雄”在隱蔽戰線的無畏付出;接著借仿真模型講解鴉片、冰毒、笑氣等毒品的偽裝與危害,并結合虎門銷煙歷史與毒品誘發刑事案件案例,讓孩子們直觀感受禁毒重要性,隨后,帶領孩子們近距離觀察毒品展覽柜,更強化了孩子們的防范意識。
反詐宣講環節,特邀石獅市電信網絡犯罪偵查大隊蔡五妹老師授課。蔡五妹老師以"電詐占刑事案件半數以上"切入,解析其非接觸性、跨境化、手法翻新等特點,結合未成年人游戲交易、冒充班主任收款、購物中獎、追星等常見騙局,生動講解各類詐騙手段的特點與作案方式,著重強調防范關鍵: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并且傳授防騙技巧,還鼓勵孩子們向家長傳遞反詐知識。

圖為志愿者帶領孩子們參觀毒品展覽柜。劉龍翔攝
支教從不是一場短暫的駐足,而是一份要用真情培育的事業。“院長媽媽有約”社會實踐隊篤信,每一堂課播撒的種子,終會在孩子們心中結出豐碩果實;他們將讓青春的足跡持續延伸,讓更多孩子的逐夢之路,因這份相守而更堅實、更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