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勤)7月2日至7月10日,為推進融合教育實踐,促進普通與特需幼兒共同成長,并通過多元素質拓展活動提升綜合能力,南京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智界開拓者”實踐團先后前往安徽省六安市獨山鎮中心小學及南京市棲霞區西崗幼兒園香悅瀾山園,圍繞“童心共融,財英萌芽”主題開展系列特色課程。
走進獨山鎮中心小學:多彩課堂潤童心 “教育的本質,是讓每個生命都能綻放獨特光芒。”這是融合教育一貫秉持的價值觀,助力兒童在理解與包容中共同成長。在獨山鎮中心小學,“智界開拓者”實踐團通過系列特色課程推動融合教育實踐。在融合教育主題課堂,學生志愿者以“人類賓果”游戲破冰,讓孩子們手持印有不同特征的卡片尋找伙伴簽名,在互動中接納差異。“繪畫接力”環節,小組協作創作并猜成語,臺下伙伴積極支招,創意與笑聲交織;而“幸福密碼”游戲則讓孩子們寫下彼此優點貼滿心愿樹,學生志愿者李勤感慨:“世界的多彩源于差異,孩子們能發自內心贊美他人,正是融合教育的意義”;趣味英語課上,志愿者趙劉凡琪鼓勵孩子用“Hello,I’m…”大膽自我介紹,閆悅通過“我說你做”游戲引導指認身體部位,無論反應快慢,總能聽到“Good job!”的肯定;學唱《If You're Happy》時,孩子們拍手跺腳節奏不一,卻在歌聲中共享快樂;財商啟蒙課同樣注重多元視角:文杰帶領討論零花錢管理,體會父母辛勞;吉祥宇通過區分“需要”與“想要”引導理性消費。在“觸摸體驗”中,孩子們閉眼感受錢幣凸點,驚呼“摸起來不一樣”,由此展開無障礙設計的討論;繪畫心理課上,楊慧雯引導創作自畫像《我》,并用“添加畫”為同伴作品添上翅膀、愛心等符號,讓孩子們在畫筆間傳遞欣賞與聯結。
圖為小學生與志愿者在心愿樹前合影。李勤 供圖
走進西崗幼兒園香悅瀾山園:多元特色育童心 在西崗幼兒園香悅瀾山園,融合教育實踐課程以游戲為媒,邀請高中生哥哥和小學生姐妹們,與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協作中發現差異之美、合作之美。從“一起完成任務”到“主動讀懂彼此”,融合的種子在年齡的遞進中,扎根得更深,生長得更細。
幼兒園的課程通過精彩的繪本引入,志愿者田安琪通過《小迪和流淚的橘子》的故事,向小朋友們介紹了“星星的孩子”——一位患有自閉癥的兒童。“他們只是和我們表達情感的方式不一樣,但和我們一樣可以感受到身邊小伙伴的愛和善意。”認識到差異后,孩子們在隨后的“鏡子游戲”里,嘗試通過肢體動作表達情緒,在游戲中慢慢認識并接納了表達的多樣性。志愿者鼓勵孩子們將寫著形容優秀品質的貼紙給同伴們貼在胸前,例如“樂于助人”“勇敢”“愛笑”,讓孩子們發現小伙伴的閃光點,在溫暖互動中收獲成長的力量。為了幫助小朋友們理解勞動創造價值,價值產生財富,財富幫助他人,志愿者們精心設計了“大中小幼勞動小站”財經啟蒙游戲。大學生負責現場組織,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化身為“小小勞動者”整理玩具或搬運積木,小學生則扮演“小小記錄員”,記錄每位小伙伴的勞動成果并用特制的“笑臉幣”進行即時“薪酬”結算,在實踐中直觀感知“按勞分配”和勤儉節約的意義。而高中生化身為“效率觀察員”,他們引導小朋友們思考:“怎樣才能一次搬得更多?”并動手協助優化流程——找來小籃子或積木筐進行示范。游戲結束后,志愿者會引導各年齡段的大小朋友用賺到的“笑臉幣”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在大中小幼學生們共同實踐和思考中,多勞多得、工具提升效率、財富向善的價值理念自然滲透,生動展現了“大帶小、小促大”的橫向聯動。
圖為志愿者與中學生、小學生、幼兒們合影。田安琪 供圖
從六安獨山鎮中心小學課堂中的童聲飛揚,南京西崗幼兒園香悅瀾山園里畫筆繪就的童心世界,“童心共融·財英萌芽”活動始終扎根青少年成長需求,以多元形式搭建起教育與成長的橋梁。在這些生動的課堂與活動中,差異被尊重、個性被接納,孩子們在互動中學會包容,在實踐中理解責任,在表達中建立自信。每一項活動都像一顆種子,播撒在孩子們心中,滋養著他們對自我的認知、對他人的善意、對世界的好奇。
圖為團隊與小學生合影。趙雪 供圖
這些實踐不僅為孩子們的童年添上了明亮底色,更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助力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與積極的價值觀。而對于參與其中的志愿者與教育者而言,這既是一次播撒希望的旅程,也是對“教育本質”的深刻踐行——讓每個生命都能在理解與包容中綻放獨特光芒,讓成長的力量在陪伴與引導中持續生長,為鄉村教育的蓬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溫暖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