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訪企·問政 “勵馬研行”在行動
7月15日-19日,肇慶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暑期 “三下鄉” 社會實踐隊暨青年大學生 “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赴羅定市雙東街道開啟為期數日的基層實踐之旅,28名隊員懷揣青春熱情與責任擔當,在基層一線書寫成長篇章。
7月15日,在雙東街道辦事處會議室,一場圍繞農村基礎義務教育治理新問題新實踐的調研座談會正如火如荼地召開,街道辦相關人員及實踐隊師生積極參與。會上,街道辦副主任汪秀琴同志結合基層教育經驗,剖析留守兒童教育困境、數字素養培育難點等問題,指出勞動力外流加劇挑戰,“兼顧教育質量與心理健康”等問題亟需破解。街道工委副主任、民政工作負責人彭展瑤同志從民政視角切入,闡述留守兒童關愛體系、企業項目落地的人才等保障,提供多維度參考。隊員認真聆聽,積極提問研討,互動熱烈。
7月15-18日,實踐隊先后走訪雙東中心小學、羅定第四中學,深入富麗小區、大眾村、以民村委、龍鳳村委等,緊緊圍繞留守兒童教育、農村孩子數字素養、基礎教育教學點撤并等主題開展深度調研。
雙東中心小學邱清校長闡述了留守兒童的教育困境、農村基礎教學點撤并的影響及地方產業經濟結構對教育資源布局的塑造表現。實踐隊師生圍繞調研的核心議題,與校方展開了深入交流與探討,重點就教學點的運營、留守兒童的關愛、校園校舍的建設等相關問題進行了細致咨詢。
羅定第四中學歐飛校長接受實踐隊訪談,提及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留守兒童在地隱形特征額外突出,家庭陪伴、思想引導、學業輔導等方面嚴重缺失,協同育人機制構建難度增大,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使得不同區域間兒童素質素養出現顯著差距,農村學生數字素養較低,智能設備的使用現狀令人擔憂,“熬夜游戲”等行為頻發,急需創新學校管理措施,力求在技術應用與行為規范間尋求平衡、提升青少年數字素養。
在雙東中心小學黃智萍副校長陪同下,實踐隊實地參觀了雙東中心小學忠智教學點,具體考察了該教學點的軟硬件設施、課程設置、師生配比、深入了解了教學點的日常運行情況、教學管理模式和未來發展規劃;走進學校周邊村落,走訪當地居民家庭,與孩子們親切交流,用心傾聽并收集關于留守兒童狀況和鄉村發展的一手鮮活資料;深刻感受到了鄉村基礎教育的真實一線現狀。

與此同時,實踐隊相繼走進廣東微容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羅定市寶捷電子有限公司開展實地主題調研,深入了解科技企業的創新發展態勢。
在微容科技公司相關負責人的帶領下,實踐隊依次參觀了微容電子的展廳、生產車間以及研發中心了解企業發展歷程、MLCC 核心技術以及智能制造和質量控制體系等實踐。隨后與企業管理層、技術骨干展開主題座談,企業分享發展機遇挑戰及創新、人才培養等經驗,隊員圍繞產業結構模式人才培育、職工子女教育等展開提問,互動熱烈。

活動中,寶捷公司負責人熱情接待了實踐團隊,詳細介紹了企業的發展歷程、核心產品線及技術創新成果。企業深耕電子元器件領域多年,依托強勁研發實力與先進工藝,產品主攻消防預警系統,生產車間采用“自動化生產線+人工協同”模式,實現各環節的高效聯動。座談會上,雙方就企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教育協同、區域經濟、資源共享及鄉村振興中的企業責任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

通過系列活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既搭建了馬院學子與基層的溝通橋梁,又為后續主題調研提供了扎實的現實依據,讓硯園青年學子在 “向‘鄉’而行” 中踐行擔當,用實際行動為“百千萬工程”注入青春動能,在基層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