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文家壩礦業有限公司作為國家規劃的云貴煤炭基地織納礦區織金區重點建設項目,是為織金千億園區中石化織金煤化工項目和織金電廠提供能源保障的大型國有煤礦。在2025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中,來自畢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名為“黔炭π•智礦探索實踐隊”13人的隊伍走進文家壩煤廠進行了一次深刻有意義的實地考察調研。

在7月13日這一天,實踐隊深入了文家壩煤廠,進行了實地的考察和研究。實踐隊首先參觀了礦場的調度室,這是一個充滿緊張氣氛的地方,墻上掛著各種圖表和計劃,工作人員忙碌地在電腦前操作,監控著整個礦場的運作情況。實踐隊的成員們對這些設備和流程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他們仔細地觀察,并向工作人員提出了許多問題。同時調度中心負責人還向實踐隊展示了應急廣播系統的操作流程,通過負責人的演示,實踐隊成員們對這一系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應急廣播系統在突發事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迅速將信息傳遞給礦下的工人,確保他們能夠及時的撤離。

隨后,實踐隊來到了礦場的污水沉淀池。這是一個系統性的設施,用于處理礦場在開采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實踐隊的成員們站在池邊,看著渾濁的水流經過一系列的處理過程,逐漸變得清澈。他們經過深入的了解和細致的觀察后發現,這個沉淀池的設計方案極為科學合理,充分考慮了各種實際需求和環保標準。其獨特的結構和工作原理能夠高效地去除污水中所含的各種有害物質,如懸浮顆粒、重金屬離子以及其他污染物,從而確保排放水質達到環保要求,有效避免了這些有害物質對周圍環境的污染,為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此外,實踐隊還特別安排了對儲煤場地的參觀活動。在寬敞明亮的大棚內,實踐隊看到了琳瑯滿目的設備。這些設備種類繁多,涵蓋了從挖掘機、推土機到各類運輸車輛等多種類型。每一臺設備都顯得格外堅固耐用,仿佛在訴說著它們在礦場中的辛勤勞作和重要角色。隊員們對這些設備的功能和使用場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紛紛駐足觀看。

通過這次實地考察,實踐隊不僅對煤炭原煤的裝載與運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還對礦場的整體運作有了全面的認識。他們對礦場在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贊賞,并期待將這些寶貴的經驗應用到自己的學習和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