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歡笑與暖心陪伴 蘭理工材料學院“心光拾彩”實踐隊溫暖東鄉孩子夏日時光 7月16日清晨,夏日的陽光剛鋪滿甘肅省臨夏市東鄉縣東鄉社區的院落,蘭州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心光拾彩”實踐隊便已帶著活動道具來到社區活動室。當天,這支由志愿者與指導老師組成的實踐隊在此開啟心理健康主題實踐活動,通過精心設計的趣味游戲、細膩的心理引導與耐心的學業輔導,用陪伴與專業為當地孩子的夏日時光注入溫暖與力量。
清晨的操場上,朝陽剛爬過墻頭,志愿者就帶領孩子們在操場上晨練,彩色沙包就在孩子們手中劃出一道道亮眼的弧線。“小心左邊!”志愿者張慶哲半蹲身體,保持著與孩子平視的高度,和二十多個孩子手拉手圍成大圓圈,玩起了“貼膏藥”游戲。被追逐的孩子突然一個急轉身,引得圈內外一片歡呼,奔跑的身影攪動著微涼的晨風,清脆的笑聲像撒落的珠子,滾得滿場都是。八年級的馬小明額角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他卻緊緊攥著沙包,拽住剛停下腳步的志愿者不肯放:“再玩一輪!剛才我們組差一點就贏了。”當志愿者笑著點頭,他立刻踮腳把沙包塞給隊友,小聲叮囑“記得傳給我”。“老師說玩游戲也要互相配合,”他抹了把汗,眼睛亮晶晶的,“比在家抱著手機有意思多了,和大家一起跑一起笑,渾身都舒服。”

圖為志愿者在帶東鄉中學小同學晨練 (杜騫 攝)

圖為志愿者和東鄉中學一起玩“貼膏藥”游戲 (張慶哲 攝)
走進灑滿陽光的教室,“情緒溫度計”活動讓熱鬧的氣息漸漸沉淀。志愿者揭超將印著0至100℃刻度的卡片分到每個孩子手中,指尖輕點卡片邊緣:“把今天心里的開心、難過或者緊張,都畫在對應的溫度上好不好?”孩子們立刻拿起彩筆,有的蹙眉思索,有的下筆飛快。志愿者們俯身圍在課桌旁,輕聲詢問:“這個藍色的30℃是遇到什么不開心啦?”“紅色的90℃是因為早上贏了游戲嗎?”筆記本上很快記下了“想讓爸媽多陪我”“怕數學題做錯”等細碎的心事。 隨后的心理閃電辯論中,“遇到困難該自己扛還是找大人幫忙”的話題一拋出,孩子們立刻舉起小手。七年級的妥小雅捏著衣角站起來,聲音細細卻很堅定:“我以前摔跤了都不敢說,怕爸媽擔心。但剛才老師說,說出來大家會幫我,原來不用自己硬扛著。”志愿者孔瑞坐在孩子們中間,筆尖在本子上快速記錄,聞言抬頭笑著補充:“小雅說得對,愿意說出煩惱,本身就是很勇敢的事。”她合上筆記本時輕聲感慨:“這些小游戲就像鑰匙,能讓我們看到孩子們藏在笑容背后的心思,這樣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心里。”

圖為志愿者在和東鄉中學小同學進行“情緒溫度計”活動(杜騫 攝)

圖為大家在進行“心理閃電辯論”活動 (張慶哲 攝)
午后的陽光斜斜穿過窗戶,在課桌上投下格子狀的光斑。教室里沒有了上午的喧鬧,志愿者們分成幾個小組,圍在孩子們身邊輕聲輔導暑假作業。志愿者張慶哲正拿著提前打印好的例題卡,給另一名男生講解代數題。“你看這道題里的未知數,就像咱們早上玩‘貼膏藥’游戲時要找的人,知道總數和規則,就能算出具體是誰啦。”他用紅筆在例題旁標注著步驟,旁邊還畫了個小小的游戲簡筆畫。男生撓撓頭笑起來:“用游戲舉例子,好像就不難了!”陽光悄悄爬上志愿者攤開的筆記本,上面除了密密麻麻的解題思路,還貼著幾張便利貼,寫著“七年級幾何重點輔助線類型”“代數應用題生活化舉例”。不遠處,志愿者冒戌正指著英語單詞表,用東鄉方言里相似的發音幫孩子記憶。翻著寫滿紅筆標注的輔導筆記,志愿者揭超輕聲說:“來之前我們了解到孩子們基礎不一樣,特意準備了分層輔導的例題,從簡單的口算到稍難的應用題都分了類。”陽光落在他攤開的筆記上,密密麻麻的批注里還畫著小笑臉符號。“每次講完題,看到他們眼睛亮起來,或者突然把筆放下說‘我會了’,就覺得熬夜準備的這些方案、記的筆記,全都值了。”

圖為志愿者在輔導東鄉中學小同學做作業 (杜騫 攝)
從晨光里的奔跑歡笑到教室中的心靈對話,再到書桌前的專注輔導,志愿者們在孩子們與外界之間悄然搭建起一座溫暖的心靈橋梁。夕陽西下時,活動接近尾聲,幾個孩子仍拉著志愿者的衣角分享新學會的解題方法,有的還把上午畫的“情緒溫度計”悄悄塞進志愿者手里。學校的馬主任站在教室門口,看著孩子們眼里閃爍的光,忍不住感慨:“這些年輕人帶來的不只是熱鬧和陪伴,更讓娃們敢說心里話了。以前有些娃娃不愛說話,今天在辯論會上說得頭頭是道,這才是真正走進娃們心里了。”晚風拂過學校操場,孩子們的笑聲還在空氣中回蕩,一天的陪伴雖短,卻在彼此心間留下了溫暖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