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的浪潮中,青春力量正以實干姿態扎根鄉土。近日,陜西服裝工程學院“宜啟逐夢”實踐團先后走進銅川市宜君縣彭鎮陜西秦酒酒業有限公司與宜君縣堯生鎮,通過探訪傳統酒企、開展直播助農,在產業鏈調研與產銷對接中探尋鄉村振興密碼,并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彰顯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用青春行動書寫助農興農答卷。
一、探秘酒企文脈:千年技藝碰撞現代智造 近日清晨,實踐團在指導老師帶領下走進銅川市宜君縣陜西秦酒酒業有限公司,開啟傳統產業振興調研之旅。青瓦白墻的秦酒莊園門楣上,“秦酒莊園”鎏金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輝,瞬間將師生帶入跨越千年的酒文化記憶。在成裝車間,現代化生產線有序運轉,灌裝、封蓋、貼標等環節精準銜接,傳統釀造工藝與現代智造技術的“雙向奔赴”,讓實踐團成員們直觀感受到產業升級的活力。工作人員細致講解生產標準與技術創新細節,解答效率提升、品質把控等疑問,讓課本知識在實地觀察中變得鮮活可觸。
走進文化展示區感受秦酒文化 梁釗攝
釀造車間里,濃郁酒香撲面而來,喚醒了所有人的感官。實踐團成員不僅了解到秦酒“清蒸清燒四次清”的獨特工藝,更親口品嘗剛出爐的新釀原漿,清澈酒液入口綿柔,回味間盡是傳統技藝的厚重。最令人震撼的是占地8000平方米的地下酒窖,成排陶壇整齊排列,封條上的年份標注著歲月沉淀。品嘗4年陳釀時,醇厚口感與濃郁香氣讓實踐團成員深刻體會到“時間釀好酒”的哲學,更讀懂匠人們“慢工出細活”的堅守。在文化展示區,多媒體互動與實物展品勾勒出秦酒歷史脈絡,從商周酒器到現代配方,實踐團成員在沉浸式體驗中感悟傳統產業的“雙重價值”——既是帶動就業的經濟引擎,更是凝聚鄉愁的文化紐帶。
品嘗儲存四年的秦酒原漿 周馨攝
在陜西秦酒酒業有限公司產品展銷區與工作人員合影 劉沁攝
二、直播助農實踐:青春力量打開產銷新通道 次日,晨曦微露,實踐團轉場銅川市宜君縣堯生鎮,開啟“直播助農”實踐行動。作為渭北高原特色農產品主產區,宜君縣的蘋果、核桃、花椒因品質優良聞名,卻長期受困于品牌推廣不足、銷售渠道狹窄。實踐團成員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化身“特產推薦官”走進直播間,為當地農產品注入青春活力。
鏡頭前,實踐團成員手持紅潤飽滿的秦脆蘋果,細致講解“果型端正、甜度達16°”的獨特優勢;剝開鮮嫩的青皮核桃,演示“現剝現食”的清爽口感;更通過鏡頭帶領網友“云游”千畝果園,沉浸式展示有機肥種植、生態防蟲的現代農業魅力。實時互動中,網友們紛紛留言下單,直播間單場觀看量突破萬人次,為農產品打開了新銷路。田間地頭同步變身“實踐課堂”,宜君縣農技專家、祥裕蘋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任孝軍穿梭在果樹間傳經送寶,從春季修枝塑形的通風透光技巧,到夏季套袋防蟲的操作規范,再到秋季施肥抗寒的科學方法,將多年種植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實踐團成員們。大家手持筆記本穿梭林間,記錄要點、觀察差異,在實踐中掌握現代農業技術。
實踐團成員學習蘋果種植專業知識 孫洋攝
活動當天,一場意義非凡的授牌儀式在陽光下舉行。陜西服裝工程學院與金鴻綠色種植專業合作社、宜君縣祥裕蘋果專業合作社正式完成社會實踐基地暨志愿服務基地授牌。牌匾交接的瞬間,不僅標志著實踐陣地的建立,更開啟了校地長期合作的新篇章,為持續助力鄉村振興搭建起穩固橋梁。
實踐團成員與宜君縣農技專家任孝軍合影留念 曹瑩攝
三、青春答卷:智慧與鄉土的共鳴 這場集體實踐不僅是學習之旅,更是振興行動。從酒企車間到田間果園,從文化調研到直播助農,通過實踐活動讓“宜啟逐夢”實踐團成員們收獲滿滿。同學們表示,此次實踐跳出了課本局限,既看到了傳統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文化生命力,也體會到青年學子服務基層的責任擔當。
未來,實踐團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化校地合作,把專業知識轉化為助農實效,讓青春力量在鄉村振興的沃土上綻放光彩,用實際行動繪就“校地協同助振興”的生動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