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繹健康,“視”放光彩
“眼”繹健康,“視”放光彩
7月12日至13日,四川省涼山州螺髻山鎮蓋云頂小學成為了一片溫暖的“視界”。廣東省天行健慈善基金會聯合廣東醫科大學“暖風中國”志愿服務隊(以下簡稱“暖風中國”)在此正式啟動“愛眼護眼慈善行”項目,為這座青山環抱的螺髻山鎮村民帶來專業的眼健康服務。
青山綠水 深藏視力奇跡
校園內,視力檢測工作有序展開。孩子們稚嫩的聲音此起彼伏——“變模糊了”、“看不清”、“能看到第十行!”當天行健視光師志愿者隊隊長伍超明老師面對個別視力極佳的學生時,忍不住贊嘆:“哇噻太厲害了!”而對于初現近視苗頭的孩子,他則俯身溫柔叮囑:“一定要好好保護眼睛啊。”
“我去過許多地方義診,這里孩子的視力非常好!”最終經過視光師的認真篩查,參加夏令營的60余名學生3人視力較差,工作人員詳細記錄他們的視力數據,后期連同其他村民的眼鏡在廣州配制好后寄回學校。更令人驚嘆的是,單眼視力達到2.0水平的兒童竟不止一名。
談及這方“視力綠洲”的成因,伍老師指向窗外綿延的螺髻山:“青山綠水還有(接觸)電子產品少。”他進一步解釋,滿目蔥郁的自然環境使眼睛處于放松狀態,綠色本身就有讓眼睛調節放松的功效。課間放眼遠望,即是無垠綠意,這得天獨厚的環境正是守護明眸的天然屏障。
科學護眼 守護“視界”長青
同時,伍超明老師也分享了普適性的科學護眼建議。他首先指出,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基礎:務必保持端正坐姿,書本與眼睛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同時確保環境光線充足,避免在昏暗或強光直射下用眼,以減輕視覺疲勞。針對現代生活中難以避免的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伍老師給出了清晰量化的建議——“建議每30-40分鐘休息調整”。
他鼓勵孩子們極目遠眺,將視線投向遠處。伍老師解釋道,遠眺能使眼睛的調節功能得到放松,而凝視自然界的綠色,有助于舒緩調節緊張的狀態。這些看似簡單卻至關重要的行為準則,如同構筑堅固堤壩的基石,是維系清晰“視界”、預防視力滑坡不可或缺的日常防線。
堅持科學護眼 筑牢光明壁壘
青山無言,卻以滿目蒼翠守護著純凈視野;慈善有力,正用專業與關愛重塑清晰“視”界。廣東省天行健慈善基金會與“暖風中國”深入涼山的每一步,不僅是一次次視力篩查與治療,更是在書寫綠水青山與健康明眸相得益彰的現代寓言。當城市兒童近視率不斷攀升,螺髻山下的清澈目光,為我們守護光明未來提供了另一種質樸而珍貴的答案。
作者:廖健婷、謝婷、李海琳、張漫洵 來源:第一臨床醫學院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