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守綠水青山,護大美中國
7月11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清源逐夢”社會實踐團前往丹江口,開展以青年“守井人”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學習感悟南水北調精神,強化水源保護責任擔當。在丹江口大壩,實踐團兵分兩路,一路前往大壩上觀測大壩,了解大壩對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意義,另一路前往大壩下的江堤清理垃圾。
前往大壩上的一隊,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在前往大壩上的過程中了解和感受到了大壩的宏偉與壯麗,了解到了丹江口大壩的各項功能,防洪,供水,發電等功能。丹江口大壩不僅僅能夠有效調節漢江中下游的洪水流量,減少洪水對中下游地區的威脅,也為地區提供清潔能源,緩解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同時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大壩承擔著向北方多個省市供水的重任,保障了數以萬計人的用水。另一隊前往了大壩下的江堤,手持夾子、垃圾袋,仔細清理沿岸的塑料瓶、包裝袋等垃圾。了解到當地丹江口水庫水質連續多年穩定在Ⅱ類以上,其中核心區達到Ⅰ類標準,為沿線供水提供了堅實保障。志愿者中在江堤邊發現當地的水是清澈見底,這是我國對于守水護水這項工作的大力推廣,通過建立“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檢、水下傳感器實時聯動,確保水質24小時可控可管,保證水資源的安全,守護水源從來都不能夠只說而并付諸行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丹江口的水,是南北共飲的生命之水。這次實踐讓實踐團明白,守水護水不僅是工程技術的較量,更是千萬人的責任接力。畢竟,這庫清水里,裝著南北大地的期待,也裝著對家園最樸素的珍視。(通訊員李肖然)
圖為丹江口大壩配套的變電站。 張震攝
圖為丹江口大壩上水域。 張震攝
圖為志愿團近距離觀察大壩。 張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