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學院情暖“軍娃”“銀潔護苗”暑期讀書班點亮七彩童年
2025年7月3日至12日,為解決軍人家庭后顧之憂、穩固國防后方根基,切實緩解暑期軍人子女照護壓力。錫山區雙擁工作領導小組、無錫學院人武部、無錫一棉紡織集團工會和無錫學院人武部等單位聯合舉辦暑期讀書班活動。在十日的周期內,志愿者們提供學業輔導和特色課程,豐富了三十多名軍娃的假期生活,為這些孩子創造了一個既充滿樂趣又富有成效的成長環境,通過具體行動表達了社會對軍人家庭的關愛。
本次活動創新拓展紅色育人陣地,將關愛觸角從軍營延伸至企業,服務對象除駐錫部隊軍娃外,首次納入無錫一棉紡織集團職工子女,通過政企校多方力量協同發力,共同鍛造“紅色暑托”服務品牌。
"一對二"輔導模式精準破解軍娃暑期課業難題
針對現役軍人因工作難以兼顧子女暑期課業輔導的現實問題,"銀潔護苗"暑期讀書班實施"一對二"的精準幫扶機制。一位輔導員負責兩位學員的模式,為軍人子女打造個性化課業輔導方案,有效解決了軍人家庭的后顧之憂。孩子家長表示,這種個性化輔導模式不僅幫助孩子按時完成了暑期作業,更顯著提升了學習效率。軍屬還特別提到,志愿者專業的輔導方法和耐心的態度,讓孩子重拾了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國防教育課堂生動講解激發軍娃愛國情懷
在"銀潔護苗"暑期讀書班的特色課程中,無錫學院人武部教師馬倩露與退役大學生士兵王昊馳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國防教育課。課程采用軍事模型互動教學的方式,通過坦克與飛機模型的實物展示,將復雜的國防科技知識轉化為孩子們易于理解的教學內容。授課過程中,王昊馳結合自身海軍服役經歷,系統講解了我國主戰裝備的性能特點與發展歷程。馬倩露老師則通過模型拆解演示,深入淺出地闡釋了武器裝備的工作原理。孩子們在志愿者的指導下,分組進行模型組裝實操,現場學習氛圍熱烈。許多孩子在心得體會中表達了"長大后要保家衛國"的志向。

圖為馬倩露老師和王昊馳授課許灝然供圖
研學實踐拓展育人新維度:軍娃行走課堂感悟文化魅力
為突破傳統課堂邊界、拓寬軍娃視野,志愿者們帶領學員們開展紅色研學活動。行程中,孩子們有序參觀軍標情苑,近距離觀摩軍用實物,跟隨講解回溯我軍發展脈絡,從歷史物件中觸摸強軍征程;踏入唐苑古典園林,于亭臺水榭間領略中式建筑韻味,感悟傳統文化的典雅深邃;走進錫劇文化博物館,透過精美戲服與專業解說,洞悉家鄉藝術的獨特基因。一系列研學實踐活動,以文化為脈絡串聯行程,既豐富知識儲備,更厚植文化認同。志愿者們以腳步為丈量、以體驗為橋梁,引領孩子們在親身感知中,建立起對本土傳統文化的情感聯結,讓文化自信的種子在孩子們
心中扎根生長。

圖為志愿者帶領孩子們參觀八一軍旗。許灝然供圖
活動開展期間,無錫一棉紡織工會負責人與無錫學院人武部教師多次走訪,了解孩子學習生活情況。無錫一棉工會主席表示:“軍人守護國家,我們守護軍人的后方小家,希望通過讀書班,讓孩子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也讓軍人安心。”無錫學院人武部表示此次活動既解決軍人家庭實際困難,又通過多元課程設置促進軍娃全面發展。未來將優化活動內容,為軍人子女提供更優質服務。組織學生志愿者參與,給大學生上了堂“奉獻實踐課”,讓他們懂得責任與擔當。志愿者徐沐小徐服務結束后稱,孩子們的笑臉和進步讓他明白“銀潔護苗”意義,微小行動可傳遞大溫暖。
隨著12日讀書班的圓滿結束,孩子們滿載著知識與美好回憶,向辛勤付出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員致以誠摯的告別。此次為期十天的關愛活動,不僅為軍人子女撐起了暑期“成長傘”,更在社會與軍人家庭之間架起了一座充滿溫情的橋梁,深刻詮釋了“你保家衛國,我守護你家”的莊嚴承諾與深厚情感,同時也為今后持續開展關愛軍人家庭的實踐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通訊員:楊書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