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赴沙海,綠意染沙鄉
蘭交大電信學院“民勤植夢,綠染沙荒”民勤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紀實
以青春腳步丈量沙海,用實際行動書寫生態守護與鄉村賦能的新篇章。為深切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確保民勤不成為第二個羅布泊”的殷切號召,2025年7月8日,蘭州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民勤植夢,綠染沙荒”社會實踐團奔赴甘肅民勤沙漠防治基地,將青春汗水揮灑在防沙治沙第一線,為民勤的綠色夢想貢獻交大智慧與力量。
行前動員:使命在心,責任在肩。出發前夕,帶隊老師尚天城為實踐團成員進行了一次深刻的動員。他語重心長地強調:“這絕非一次簡單的任務打卡,而是一次直面現實、觸摸生態脈搏的寶貴機遇。親身參與環保實踐所體會到的責任與擔當,遠比書本知識更具沖擊力與生命力。希望大家懷抱敬畏之心,全身心投入,用心感受,用行動詮釋青春擔當。”
初抵沙鄉:安營扎寨,誓言鏗鏘。實踐首日,團隊順利抵達民勤基地。在基地工作人員的熱情引導下,學子們初步了解了基地當前的發展現狀與迫切需求。實踐團負責人王皓迅速組織隊員安頓住宿,并召開工作部署會,明確核心任務:首要在于全力配合基地日常工作需求,其次要深度挖掘學習民勤深厚的治沙文化底蘊,最終要竭盡所能為基地的可持續發展貢獻青年智慧與力量。
一場特別的“迎風”儀式在廣袤沙海與澄澈藍天的映襯下舉行。巨幅國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與青年學子們堅毅的身影交相輝映。這不僅是“民勤植夢,綠染沙荒”實踐團的集結號,更是他們向黃沙宣戰、向生態保護事業致敬的青春宣言,標志著此次意義深遠的治沙實踐正式拉開帷幕。
篝火映心:初識沙鄉,信念凝聚。夜幕降臨,沙海深處燃起溫暖的篝火。隊員們圍坐火旁,分享著初抵民勤的所見所感——無垠的沙丘、頑強的綠色、淳樸的民風。歌聲、笑聲、暢談聲回蕩在寂靜的大漠夜空。這場篝火晚會,不僅是青春活力的盡情釋放,更是治沙信念的傳遞與凝聚。多家媒體的鏡頭聚焦于此,記錄下這動人的一幕,讓青春治沙的熱情與民勤堅守的故事,通過影像與文字飛向遠方,喚起更多人對生態脆弱區守護的深切關注。
躬身實踐:汗水澆灌綠色希望。次日,實踐團全體成員全身心投入治沙實踐。開工前,基地技術人員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崗前培訓,從梭梭樹、花棒等沙生植物的栽種、補植、澆水、病蟲害防治流程,到沙漠作業的安全防護要點,確保每一步都扎實、規范、安全。勞動現場,隊員們認真聆聽,虛心請教,隨即揮動鐵鍬、培土固沙、協作鋪設草方格,動作從生疏到熟練。烈日下,汗水浸濕衣衫,沙塵沾滿面頰,但無人退縮,他們用最樸實的勞動,在黃沙中澆灌著綠色的希望。青年學子們躬身勞作的身影,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與報道。鏡頭捕捉的不僅是辛勤的汗水,更是新時代青年助力國家生態治理的責任擔當。這些報道,讓民勤人民數十年如一日的治沙堅守與創新探索,得以更廣泛地傳播,凝聚起全社會保護生態的強大合力。
叩問歷史:震撼于沙漠之殤,致敬于不屈脊梁。實踐第三日,團隊在完成基地設施搭建、環境優化等基礎建設工作后,懷揣著敬畏之心,走進了承載著民勤治沙血淚史與奮斗史的民勤沙漠博物館。步入館內,時光仿佛倒流。觸目驚心的影像資料與實物展陳,將民勤曾經面臨的生態絕境赤裸裸地呈現:泛黃的老照片里,遮天蔽日的沙塵暴如巨獸般吞噬村莊田舍;被黃沙半掩的殘垣斷壁,無聲訴說著家園被迫遷徙的悲愴;干涸龜裂的河床、枯死的胡楊林標本,控訴著水源斷絕、生態鏈崩潰的切膚之痛。數字圖表冰冷地顯示著風沙線步步緊逼、綠洲面積急劇萎縮的嚴峻歷史。這一切,深刻詮釋了“沙進人退”的殘酷現實,讓隊員們直觀感受到沙漠化對家園、對生存的毀滅性威脅。
然而,博物館更是一部民勤人民與風沙抗爭的英雄史詩。銹跡斑斑卻磨得锃亮的鐵鍬、駱駝刺編織的簡陋馱筐、被風沙侵蝕得滿是凹痕的老式獨輪車……這些浸透汗水的工具,是無數治沙人無聲的勛章。 墻上一幅幅手繪的治沙規劃圖,記錄著從最初的絕望摸索到科學治沙的智慧軌跡。尤其令人動容的是“草方格沙障”技術從雛形到成熟的展示,以及那些鐫刻在墻上的普通治沙英雄的名字與事跡——有白發蒼蒼堅守一生的老人,有放棄城市工作返鄉固沙的青年,更有幾代人接力奮斗的感人故事。展柜中陳列的“治沙英雄”榮譽證書、勛章,以及反映綠洲逐步恢復的新老對比圖,生動訴說著一代代民勤人如何在絕境中挺起不屈的脊梁,用血肉之軀和超凡智慧,一寸寸奪回被黃沙侵占的家園。隊員們屏息凝神,在詳實的史料、感人的影像和飽經風霜的實物間穿行,深刻回溯著民勤治沙的艱辛歷程,靈魂被那份“誓將沙漠變綠洲”的愚公移山精神所震撼,對“堅守”與“奉獻”的力量有了刻骨銘心的感悟,肩頭的生態使命在歷史的厚重回響中愈發清晰和深沉。
青春擔當:多元賦能,綠夢可期。從烈日下的躬身治沙實踐,到博物館內叩問歷史的靈魂洗禮,再到通過媒體鏡頭傳播治沙精神,蘭交大電信學院“民勤植夢,綠染沙荒”實踐團的學子們,以多元化的行動在民勤大地上書寫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他們不僅是勞動的參與者,更是治沙精神的傳承者、生態故事的講述者。他們將書本知識融入廣袤沙海,讓青春智慧在治沙一線閃光,為沙鄉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充滿活力的青春動能。
此次實踐雖暫告段落,但播撒下的綠色信念與行動力必將持續生長。期待這份來自象牙塔的青春力量,能如星星之火,點燃更多人守護家園的熱情,讓科學的治沙理念與不屈的奮斗精神在更廣闊的天地間傳遞。相信在包括青年學子在內的全社會共同努力下,民勤的沙海終將遍染新綠,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的美好愿景,必將在代代耕耘中一步步照進現實,讓“確保民勤不成為二個羅布泊”的誓言,由青春的力量共同守護,永遠生機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