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普及科學的生理衛生知識及生活衛生小技巧,增強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及應急處置能力,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花季衛士志愿服務隊深入西湖社區,開展“凈護花開,健康童行”“趣味急救愛護生命”等主題互動課堂。活動通過知識講解、互動答疑、情景模擬等豐富形式,為孩子們送上實用“安全指南”,助力健康成長。
一、“凈護花開,潔伴童行”:養成健康習慣
志愿者以趣味問答游戲為載體,生動教學“內、外、夾、弓、大、立、腕”七步洗手法,詳解巴氏刷牙法等個人衛生技能。課堂上,孩子們不僅明確了不宜食用的食物類別,還學習了垃圾分類等環境衛生知識,在歡聲笑語中輕松掌握正確的生活小技巧,逐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圖1小朋友們實踐操作正確刷牙方法 陳偉攝
二、“生命衛士,攜手童行”:練就急救本領
圍繞“挽救生命,穩定傷情”核心目標,志愿者帶領孩子們結對練習急救知識。課堂上,孩子們牢記報警110與急救120的用途,系統學習中暑、溺水、鼻出血等常見意外傷害的處理方法。通過紗布、繃帶模擬操作,大家掌握了傷口處理、環形包扎法及海姆立克法等實用技能,應急處置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面對突發狀況時更添從容。
圖2小朋友和志愿者一起包扎“傷口” 黃靖攝
三、“健康成長,童心同行”:筑牢安全防線
志愿者深入解析身體、言語、關系、網絡四類校園欺凌行為,通過情景舞臺劇形式,邀請小朋友與志愿者共同參與角色扮演,直觀呈現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觀者等角色特點。孩子們在沉浸式體驗中深刻認識到欺凌對雙方的危害,學會“向信任的成年人求助、保留證據、避免直接沖突”等應對技巧,自我保護意識與法治觀念
圖3小朋友們通過角色扮演演繹校園霸凌 陳偉攝
四、“關愛相伴,溫情同行”:匯聚成長力量
心靈療愈課堂聚焦心理健康互動體驗,通過設計系列趣味心理活動,深化孩子們的情感交流與自我認知。比如開展“情緒盲盒”游戲,讓孩子們抽取寫有不同情緒場景的卡片,分組討論應對方式,在交流中學會理解他人情緒;組織“大手牽小手互助小貼士活動”,鼓勵孩子們勇于分享心中的困擾,由志愿者們寫下解決方法,增強志愿者與孩子們的互動與情感聯系,在輕松的氛圍中拉近心理距離,幫助孩子們建立健康的心靈生活,為心理健康成長增添溫暖助力。
圖4小朋友們和志愿者一起粘貼心靈便簽 黃靖攝
“健康生活,快樂成長”系列主題活動以生動鮮活的形式,讓孩子們既認清校園欺凌的危害與應對之道,又掌握生活健康常識和實用急救技能,輔以心靈療愈,為健康成長增添雙重保障。花季衛士志愿服務隊將持續開展活動,不斷筑牢小朋友們健康成長的安全防線。
圖5花季衛士志愿服務隊和小朋友們社區工作人員合影 陳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