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實踐團隊赴蚌埠開展"青智賦能皖北振興"主題調研
為深入探索青年智慧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新路徑,7月7日至11日,合肥工業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賦能蚌埠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赴蚌埠市開展專題調研。團隊以"新型產業模式"和"文化生態融合"為雙主線,實地走訪特步工廠、華信禽業、童仁智能產業園及禾泉小鎮等代表性點位,全面解碼皖北振興的"青智密碼"。
新型模板推動產業振興
在特步智能化生產基地,自動化生產線正以每分鐘30雙鞋的速度高效運轉。"全國性品牌+本土化供應鏈"模式,正將皖北的制造資源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
華信禽業以"誠信立本、品質為金、創新致遠、惠農共贏"的企業文化,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實踐團隊深入企業調研,親身感受到這家企業將文化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的生動實踐。
童仁智能產業園的無人機實訓基地里,團隊見證了"產教融合"的生動實踐。"我們既引進高端人才,更注重培養'留得住'的本土技術員。"產業園負責人強調的這一"雙軌策略",被團隊提煉為可復制的人才振興經驗。
文化生態繪就振興畫卷
在禾泉小鎮的植物拓印工坊,隨著"咚咚"的敲擊聲,艾草汁液在棉布上暈染出青翠紋樣。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的碰撞,讓非遺文化煥發出經濟活力。"米粒花世界"生態景區則展現了"美麗經濟"的轉化路徑。生態流量變現的鮮活案例,讓同學們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紅色基因筑牢精神根基
團隊探訪禾泉小鎮黨史教育館、龍子湖區黨群服務中心兩處黨基層組織建設和服務群眾的重要陣地,深入學習紅色文化,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及其重要思想,傳播并弘揚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其中成員在龍子湖區體驗了智慧黨建系統,讓黨史知識在眼前“活”了起來。
五天的密集調研中,團隊累計形成新聞稿3份,并發布在多個國家及省級媒體平臺。團隊將繼續深化'產學研用'融合,讓青春智慧在鄉村振興的田野上生根發芽,助力"青智生產力"轉化為皖北振興的持久動能。
(合肥工業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賦能蚌埠鄉村振興、砼創新型時代模板”暑期社會實踐團隊)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