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陽光灑滿湛江市徐聞縣西連鎮金土村金土小學的校園,自7月4日起,這里便因“微塵·心”志愿服務隊帶來的性教育主題系列活動而煥發生機。作為鄉村孩子們暑假里的特別課堂,這場持續至7月14日的活動,以科學知識與溫暖陪伴為核心,為孩子們打開了認知自我、學會守護的新窗口。7月11日,金土小學的教室里依舊熱鬧非凡,志愿者們帶著精心準備的課程與心意,讓這一天成為活動中又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節點,為鄉村少年的成長之路增添了別樣的色彩。
晨光里的課堂:三堂課程,播撒守護的種子 上午,金土小學的教室里傳來陣陣互動聲,“微塵·心”志愿者們帶來的三堂課程,如晨光般照亮了孩子們的成長之路。防校園欺凌課上,志愿者結合鄉村校園的實際場景,用生動的案例剖開語言、肢體、網絡等欺凌的真面目,教會孩子們識別欺凌信號、勇敢說“不”以及面對欺凌是如何向老師、家長求助的方法,讓“反欺凌”的意識悄悄扎根在心底;性行為課程中,志愿者以孩子們能理解的語言,將“什么是性行為”的科學知識娓娓道來,讓孩子們褪去羞澀與懵懂,幫助大家建立對性的健康認知,明白邊界與尊重的意義;急救課的現場更是熱鬧,志愿者們手把手教孩子們如何處理扭傷、抽筋、中暑等常見意外,演示如何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應對異物入喉,講解貓狗咬傷后的沖洗步驟和燙傷的緊急處理,孩子們圍在一旁認真模仿,在實踐中悄悄把這些“救命技能”記在了心里。

(圖為小老師給小孩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 胡倩嫩攝)
光影里的回響:一幀幀照片,定格成長的模樣 午后的金土小學操場,一場特別的攝影展熱鬧非凡,村里的孩子們拉著爺爺奶奶的手,在一張張照片前駐足流連。這是“微塵·心”志愿者們精心策劃的成果展,展出的照片藏著兩層特別的意義:既有活動開展以來,孩子們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踴躍提問、模仿急救動作的鮮活瞬間——那是成長的朝氣在鏡頭下跳動;也有村里百歲老人坐在老屋前曬太陽、與孩童閑聊的珍貴畫面——那是時光的沉淀在光影中流轉。
孩子們指著照片里自己舉著小手的模樣笑出了聲,老人則看著熟悉的鄉鄰與校園場景,眼角泛起溫柔的笑意。一張照片里,百歲老人布滿皺紋的手輕輕搭在一個聽課孩子的肩上,仿佛是歲月與成長的無聲對話;另一張里,志愿者教孩子包扎的身影旁,幾位老人正踮腳張望,眼神里滿是關切。這些照片不僅定格了課堂上的專注與雀躍,更將鄉村的代際溫情悄悄串聯,讓孩子看見家鄉的厚重,讓老人見證晚輩的成長,一幀幀都是屬于金土村的獨家記憶。

(圖為老人參觀攝影展 黃美姍攝)
微塵成炬,守護不止于此刻 從晨光中的課堂到午后的光影展,7月11日的每一個瞬間,都是“微塵·心”志愿服務隊在金土小學用愛與專業書寫的溫暖篇章。在這場持續至7月14日的性教育系列活動中,志愿者們如同渺小卻堅韌的微塵,以科學的知識為養分,以耐心的陪伴為陽光,為鄉村孩子們的成長土壤播撒下自我保護、健康認知與社會關懷的種子。防校園欺凌課教會的不僅是應對技巧,更是對“尊重”與“勇氣”的理解;性行為課程傳遞的不只是生理知識,更是對“責任”與“邊界”的認知;急救課賦予的不僅是應急能力,更是對“生命”與“互助”的敬畏;而攝影展定格的,恰是這些認知生根發芽的珍貴過程。
隨著活動的持續推進,“微塵·心”的志愿者們將繼續以微光匯聚力量,用行動延續這份守護。他們深知,在金土村這樣的鄉村地區,性教育與安全防護知識的普及尤為珍貴,或許此刻播下的種子尚顯微小,但正如“微塵”之名,無數份微小的關愛終將凝聚成照亮前路的火炬,助力每一個金土小學的孩子,乃至更多鄉村少年,在健康、安全、被尊重的環境中,成長為更強大、更懂得守護自己與他人的模樣。這份始于7月的溫暖,終將成為滋養未來的力量,讓關愛與成長,永遠在路上。
(通訊員 陸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