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師大學子 “領夢者・未來” 實踐團進校園 紅色課程落地鄉村校園
(通訊員 黃博文 張俊 謝雨芹)2025年7月,湖南師范大學“領夢者・未來”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渣坪鄉九年一貫制學校,開展“兩彈一星”精神專題教學。團隊緊扣該精神中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等核心內涵,針對自強班、卓越班兩個班級的學生群體定制課程,通過歷史梳理、事跡解讀等形式,為鄉村學子播撒愛國與擔當的種子
紅色課程走進渣坪鄉,以傳承紅色精神為核心教學任務,推動紅色課程在基層落地。課程結合鄉村教學實際,以珍貴影像資料為載體,將核工業發展中的紅色精神通俗化傳遞。通過青海金銀灘221基地等場景,讓學生理解“艱苦奮斗”等精神的內涵,實現紅色精神與鄉土體驗的共鳴。作為“三下鄉”重要教學內容,該課程填補了鄉村紅色教育中工業發展史的空白,豐富了鄉村暑期課程,讓紅色精神在渣坪鄉學子心中扎根,為渣坪鄉紅色教育注入活力。

圖為實踐團成員為自強班學生授課。梁藝萱 供圖
課程緊扣 “無私奉獻” 這一紅色精神內核設計教學內容。講述王淦昌隱姓埋名十七年、錯失見母親最后一面的事跡,教學重心落在展現科學家為國家事業舍棄個人親情的奉獻精神上,讓學生直觀感受紅色精神中 “個人服從國家” 的深刻內涵;講述郭永懷用身體護住科研文件的壯烈瞬間,則聚焦于傳遞科學家以生命守護國家利益的赤誠,使 “熱愛祖國” 的紅色精神在具體場景中落地。

圖為實踐團成員為卓越班班學生授課。梁藝萱 供圖
紅色火種在青春心田點燃,便以燎原之勢照亮成長征途。實踐團成員見證著自強班與卓越班學子的蛻變:課堂上,“兩彈一星” 元勛在戈壁荒灘用算盤演算、忍饑耐寒堅守陣地的故事,讓孩子們緊握拳頭、眼眶泛紅,紅色血脈在年輕心靈中覺醒。這場紅色浸潤,讓學子讀懂 “兩彈一星” 精神的革命底色,觸摸到共產黨人的初心。歷史長河中閃耀的名字化作燈塔,指引他們將個人理想融入家國,直面挫折、永葆奮斗。這顆紅色種子,終將長成支撐民族未來的大樹,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煥發新輝。

圖為學子們在課堂上專注投入。梁藝萱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