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區龍潭鎮被朦朧霧氣溫柔包裹,涼風吹拂著山巒間搖曳的草木,仿佛在低訴歲月往事。7月8日清晨,長江師范學院的長江科創學院學子們身著統一的志愿服,迎著彌漫的晨霧踏上前往龍潭鎮烈士紀念碑的祭掃之路。蜿蜒的丘陵小徑上,霧氣沾濕了鬢角,腳下的石板路因濕氣而微滑,卻絲毫未減學生們眼中對先烈的崇敬之光。有學生輕聲感慨:“出發時霧氣很重,每一步都走得格外小心,但想到先烈們曾在槍林彈雨中踏過更艱險的路途,我們便有了一往無前的勇氣。”

志愿者排隊獻花
碑前寄哀思,青史照初心。隨著晨光漸盛,霧氣如紗般緩緩散去,巍峨的烈士紀念碑在陽光下展露輪廓,碑身上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八個大字雖被歲月磨得有些斑駁,卻在學生們心中鐫刻得無比清晰。學生代表手捧素雅的花束緩步上前,將哀思鄭重敬獻于碑前。當全體人員垂首默哀時,山風穿林而過,裹挾著松濤與遠處村落的雞鳴,仿佛是先烈們跨越時空的回應,讓在場每個人的肩頭都感受到精神傳承的重量——有學生輕撫碑文凹陷處,指尖觸到的不僅是冰冷的石紋,更是一段段滾燙的歷史。

志愿者有序悼念烈士
誓言承薪火,青春續華章。“我志愿傳承革命精神,以知識報效祖國……” 當鏗鏘的誓言從山谷間響起,年輕的聲音穿透薄霧,化作堅定的信念。這場 “三下鄉” 實踐活動,早已超越了普通社會實踐的范疇——學生們親手制作的小白花在墓碑前擺成圣潔的花圈,白色花束與蒼翠松柏在薄霧中相映成輝,恰似先烈精神在新時代綻放的光芒。正如一位學子在日記中所寫:“龍潭鎮的霧會散,但先烈的精神永遠如暖陽籠罩這片土地。我們要將這份感動化作鄉村振興的動力,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煥發新生。”

志愿者在英雄烈士紀念碑前合影
墓碑上的刻痕銘記著往昔的熱血春秋,而學生們踏過的足跡,正為新時代的答卷寫下鮮活注腳。這場 “行走的思政課”,讓青年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讀懂擔當——他們隨后走進龍潭鎮的田間地頭,將專業知識化作助農手冊,用先烈精神照亮鄉村振興的實踐之路,讓革命薪火在青春接力中永續傳承。
文字:譚鎬奎 圖片: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