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安中醫,梧桐絮飄成雪,畢業季的氣息裹著離愁,在校園每個角落打轉。302 寢室的四個姑娘,正抱著箱子,在寢室里做最后的 “斷舍離” 。
陳雨桐翻出大一的軍訓服,袖口還留著當年和室友們偷偷畫的卡通圖案,那時她們笑鬧著說 “要當一輩子室友” ;林夏發現了藏在抽屜深處的情書,是暗戀對象畢業前塞的,字跡青澀,寫著 “謝謝你,陪我走過整個青春” ,她紅著眼眶把情書收進紀念冊 —— 有些喜歡,沒說出口,卻成了青春里珍貴的留白。
畢業前一周,她們策劃 “最后的校園行” 。清晨六點,裹著薄外套去操場看日出,像大一時那樣。跑道上,陳雨桐突然加速跑起來,后面三人笑著追趕,風聲里,她們喊著彼此的名字,喊著 “青春不朽” ,朝陽把影子拉得老長,恍惚間,又回到初遇時的莽撞與熱烈。
逛到教學樓,林夏在曾經逃課的教室門口停下,墻上還留著上屆畢業生的涂鴉:“XX 專業,永遠的神!” 她們默契地掏出馬克筆,補上 “302 ,不說再見” ,顏料濺在手上,像極了四年里肆意的青春。路過輔導員辦公室,張老師笑著塞給她們畢業禮物 —— 定制的書簽,刻著 “愿此去繁花似錦,再相逢依舊如故” ,陳雨桐抱著老師哭,說 “舍不得離開校園” ,老師拍拍她:“不是離開,是帶著校園的光,奔赴新旅程呀。”
最難忘的是畢業晚宴。大家包下學校旁的小酒館,酒過三巡,平時文靜的蘇曉雨突然站起來,說要唱首《后來》 。她聲音發顫,唱到 “后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時,全桌人跟著合唱,眼淚混著酒氣,分不清是因為離別,還是為四年里錯過的人、犯過的傻、一起拼過的日夜。男生們也不再裝酷,有人抱著吉他彈《同桌的你》 ,有人舉著酒杯喊 “兄弟,下次喝酒不知啥時候” ,喧鬧又滾燙的氛圍里,青春的離愁,成了最珍貴的下酒菜。
離別的前一晚,302 寢室擠在一張床上,聊到通宵。林夏說要去北京當北漂,“想在寫字樓里,用文字敲出一片天” ;陳雨桐考上家鄉的選調生,“要回小城,把青春種進鄉土” ;蘇曉雨拿到海外名校offer,“想看看世界的模樣,再回來建設祖國” ;剩下的姑娘抱著創業夢,要在電商領域闖闖。說著說著,眼淚又流下來,可誰也沒說 “別難過” ,因為明白,流淚不是不舍得分開,是舍不得一起走過的四年,是知道從此山高水遠,再難有這樣一群人,陪你笑陪你哭,陪你把平凡日常過成詩。
畢業當天,校園里滿是穿學士服的身影。302 寢室的姑娘們在圖書館前合影,學士帽拋向天空的瞬間,陽光正好。陳雨桐悄悄把寢室鑰匙塞進宿管阿姨手里,阿姨抹著淚說 “常回來” 。她們拖著行李箱走出校門,回頭望,梧桐樹下的校園漸成剪影,可那些在寢室熬夜趕論文的夜晚、在食堂搶最后一份糖醋排骨的清晨、在操場上為彼此加油的午后 …… 早已成了青春的底色,融進各自的奔赴里。
原來畢業不是終點,而是把 “青春同行” 的故事,拆成無數個新的開始,帶著校園賦予的勇氣與愛,走向人海,走向各自的山海。那些說過的 “不說再見” ,不是矯情,是約定 —— 約定無論多久,想起彼此,想起這四年,都要帶著笑,繼續奔赴,因為青春的光,永遠在心底發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