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絡性心理障礙怎么辦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問題出現了一個新的發展趨勢,即熱衷于把網絡當成排譴的對象。但這種虛擬的排泄方式同時也帶來了包括情緒低落、思維遲鈍、自我評價降低等種種副癥狀,醫學診斷稱之為"網絡性心理障礙"。面對似乎是無所不在的網絡王國,大學生真的難逃此劫嗎?
西北師范大學BBS論壇校方管理員呂欣告訴記者,網絡作為新興媒介,已成為新一代大學生越來越推崇的一種溝通和排譴方式。但由于網絡特有的隱秘性和虛擬性,某些時候網絡也會成為誘發心理問題的"惡之花"。
呂欣通過對學校論壇的監管發現,不少大學生會表現出現實生活中難以察覺的心理問題,比如崇尚暴力、色情,宣揚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去年學校還有一位同學因現實生活不如意,就在網絡里為自己重造性格與身份,最后患上了"網絡依賴癥",整天沉湎于自我想象出來的虛幻世界中,一會兒不上網就坐立不安,甚至出現了幻覺。
近年來,上網已經成為多數大學生的課余生活的“最愛”,但過于沉迷網絡卻容易產生一種心理疾病——“網絡性障礙癥”。
對此,蘭州醫學院心理學專家王方榮指出:網絡作為心理排泄的一種方式,具有其兩面性,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既不能否認網絡可以帶給人們更為坦率和開放的交流與溝通,也不能忽視因網絡存在種種角色虛擬而帶來的弊端。許多大學生患上網絡性心理障礙就是因為網絡淡化了現實中自己的種種弱勢,但卻不明白自己的根本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這樣的學生會感到,在虛擬的世界中一切都沒問題,回到現實中各種問題卻越來越難解開。"王方榮說,"所以完全依賴于網絡進行心理壓力釋放,或單一采用網上心理咨詢和救助的措施并不是很可取。"
王方榮指出,雖然網絡性心理障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心理疾病,但也是可以避免的,大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不必因此過分擔心,或對網絡采取完全的禁忌。其實,只要掌握合適的上網時間及頻率,端正上網的目的和心態,正確處理現實與虛擬的關系,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患上網絡性心理障礙,一些壓力和不良情緒甚至還能因此得到釋放,使人獲得心理平衡與心理健康。
時間:2020-03-29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請不要再在意別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個十分在意別人看法的人,當別人對我說:內向的人不好,沒有前途。我就會認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內向,怎么辦呀。當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學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識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講誠信,這應該是“天之驕子”大學生的精神實質與本來面貌。可是在當下的大學校園,這種
- 04-03
- 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
- 從現代心理學角度分析,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最近幾次心理健康調查表明,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群體,心理處于不健康或亞健
- 04-03
- 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試題
- 對以下40道題,如果感到“經常是”,劃√號;“偶爾”是,劃△號;“完全沒有”,劃×號。
- 04-03
- 大學生為何不愿去學校的心理輔導室
-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隨機抽取全國381名大學生,發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調查問卷。86.35%的受訪者表示所在高校
- 04-03
- 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全新的大學生活?
- 狐貍見自己確實摘不到葡萄后,停了下來,斜眼望了望葡萄,很不屑地說:“這些葡萄根本沒熟,特酸,我才不吃呢,每年8月份至9月份
- 04-03
- 畢業生如何選擇第一份職業
- (一)發現自已的內在需求
美國杜邦公司副總裁卡爾夫說:“在我看來,世界上最大的悲劇莫過于有太多的年輕人從來沒有發現自己
- 04-03
- 大學生身心健康狀況問卷
- 以下問題是為了你的健康狀況并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設計的調查。請你按題號順序閱讀,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體驗到的項目上做&ldquo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