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里的村落
鄉(xiāng)村的日子總裹著一層溫軟的風,從晨霧漫到星子升起,連時光都走得慢了些。
清晨是被雞啼啄開的。天剛蒙著層淡青,村口老樟樹的影子還沉在露水里,王嬸家的煙囪已飄起第一縷煙。我跟著祖父去田埂,露水打濕褲腳,涼絲絲地沁進皮膚。稻穗剛抽齊穗子,青綠色的穗尖垂著細碎的光,風一吹,整片田就漾起柔軟的浪。祖父彎腰拔草,指尖沾著泥,卻笑說這土最養(yǎng)人,去年的新米,熬粥能稠得粘住勺子。
日頭爬高時,村里漸漸熱鬧。曬谷場邊的老井旁,李奶奶和張婆婆湊著說話,竹籃里的青菜還滴著水。孩童們舉著麥芽糖跑過,糖絲在陽光下拉出晶亮的線,笑聲落進墻角的牽牛花里。我坐在門檻上剝玉米,玉米粒蹦進竹筐,發(fā)出清脆的響。偶爾有賣豆腐的推著車經(jīng)過,“磨——豆腐嘞”的吆喝聲拖得長長的,在巷子里繞幾個彎,才慢慢淡去。
最難忘的是鄉(xiāng)村的傍晚。夕陽把天空染成橘紅,云絮像被揉碎的錦緞。田埂上的人往家走,鋤頭扛在肩上,影子被拉得很長。炊煙在屋頂聚成淡藍的霧,混著飯菜的香飄遠。我和祖父坐在院子里,他搖著蒲扇,講從前的事——年輕時怎么在河里摸魚,怎么用竹篾編筐。大黃狗趴在腳邊,尾巴輕輕掃著地面。遠處傳來牛鈴的叮當聲,和著晚風里的蟲鳴,成了最溫柔的背景音。
等星子綴滿天空,村落就靜了。只有偶爾的犬吠,或是誰家窗里漏出的燈光,在黑夜里暈開一小片暖。我躺在竹床上,聽著窗外的風聲,鼻尖縈繞著泥土與稻禾的氣息。原來鄉(xiāng)村從不是刻板的“落后”,它是晨光里的稻浪,是傍晚的炊煙,是人們臉上平和的笑,是藏在時光里的、最踏實的溫暖。
這樣的村落,像一杯溫茶,在每個想起的瞬間,都能熨帖人心。
散文隨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