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踐行“同心共進,眾志成城,建設健康中國”的宗旨,豐富更多群眾的急救知識,提高更多群眾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增強更多群眾自救互救的意識及技能,用生命去守護生命,共同締造美好幸福的健康生活,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5+3”一體化)2022級志愿服務隊第三小分隊組織策劃了“素衣仁心擔當時代重任,白衣執甲共筑健康中國”系列活動,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2024年3月22日下午,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5+3”一體化)2022級志愿服務隊第三小分隊13名志愿者在福建醫科大學上街校區進行“漫漫白衣路,少年追光時”活動。為宣揚急救知識,為生命安全護航,我們志愿者們在校進行健康中國宣傳視頻的拍攝制作,引發同學們關于健康中國的思考,在視頻制作過程中踐行健康中國理念,并在視頻制作后進行宣傳和推廣,擴大宣傳范圍和影響力。
3月25日下午,為后續活動的開展,我們還開展了“潮玩盲盒,知識集‘盒’”活動。志愿者們進行急救知識小卡盲盒的制作,在小卡上寫上相關的急救知識,如心肺復蘇和急救包扎注意事項等,并將其制作成盲盒。通過盲盒的形式,將知識灌輸于群眾心中,以豐富多樣的形式進行知識的宣傳。
3月26日上午,我們聯合了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學2022級志愿服務隊第一小分隊開展了“守護生命,‘救’在身邊”活動,進行心肺復蘇和急救包扎的現場教學,以期提高其在緊急情況下冷靜謹慎正確進行心肺復蘇和急救包扎的能力和分辨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急救措施的實踐能力。我們首先現場講解心肺復蘇和急救包扎要點,然后志愿者手把手教學心肺復蘇,并鼓勵其在假人身上進行實踐,后對于出現的問題進行實踐教學。之后,再對大學生們進行三角巾頭部帽式包扎與肩膀部位受傷包扎的教學,最后確認其的學習情況,進行糾正。在活動教學和互動中我們還送出同學們制作的科普卡片盲盒。
3月26日當天上午,我們9名志愿者還前往福晟錢隆學府小區開展“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活動,在社區居民中宣揚急救知識。我們對社區居民群眾進行急救知識的宣講,通過知識競答的形式與群眾互動。然后為群眾示范標準的心肺復蘇流程和技巧,并邀請群眾親身體驗心肺復蘇的按壓過程,在體驗過程中糾正常見的操作誤區。在心肺復蘇相關內容宣教結束后,我們還為群眾示范講解三角巾和繃帶的包扎要點、基本原理、應用場景,并邀請群眾親身體驗包扎過程,手把手教學三角巾肩膀部位受傷包扎與單臂包扎法。
為了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市民,活動前期我們組織志愿者們重新學習了心肺復蘇和急救包扎的要點,做到操作規范。在活動開展之前,我們錄制宣傳視頻并進行前期的宣傳工作。在26日活動當天,聯合福州大學的同學們和小區居民們,與我們一起參與活動。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我們同時進行健康宣教,向他們宣傳健康中國的觀念,為健康中國的建設貢獻力量。活動結束后,福州大學的同學們和小區居民們表示在我們本次的宣教活動受益匪淺,同時也對我們工作的專業度和完成度表示高度贊許。
通過上述活動,我們希望能夠讓廣大群眾對心肺復蘇和急救包扎的相關知識更加了解,并讓大家積極學習健康中國思想,自覺踐行健康中國思想,發揚傳播健康中國思想,讓健康中國思想內化成自身的行為習慣,自覺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傳承者、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實踐者、良好風尚的創造者。總之,此次活動圓滿結束,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我們也會在今后的工作中改進不足,繼續加大宣傳力度,為大家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