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通,菏澤單縣人,是礦業與安全工程學院采礦工程14-1班的一名學生,現已被保送至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攻讀碩博連讀。
入校以來,他學習刻苦努力,綜合測評成績、學習成績始終穩居專業第一。獲得“國家獎學金”、“山東科技大學理事會獎學金”、中國電信“飛Young”獎學金等表彰;獲得山東省“優秀學生”、山東科技大學“優秀團干部”、“優秀學生標兵”、“科技創新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
在工作上他腳踏實地,是最受同學們歡迎的學生干部;在學習中他勤奮努力,是最被老師看好的科創之星。在校期間,授權國家專利8項,發表論文7篇(核心1篇,EI2篇),獲得國家級比賽獎項9項,省級比賽獎項5項。他說,是科技創新讓他獲得了各種獎勵,反過來,他又把各種獎勵用到了科技創新上,兩者相得益彰,才會在科創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有力。
思想上的先行者
徐福通是大家公認的學霸,各種獎項拿到手軟。很難想象,集各種榮譽于一身的徐福通,在大一剛入學時也是一個“小透明”,也曾經歷過重度迷茫期。“進入大學,迷茫是肯定的,這時你就要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我沒有別的本事,只能好好學習。”對自己有了清晰的認識,徐福通很早就定好了未來的目標,那就是參與橋隧工程設備的研發。目標已定,只爭朝夕,一方面,他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打牢基礎;另一方面,積極主動接觸科技創新,努力將想法轉化為成果。徐福通積極參與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科研項目,有了困難及時向班主任和老師尋求幫助。徐福通說,如果要談自己的一點成功經驗,那最重要的就是學會了由被動變主動,大學是人生當中非常重要的平臺,而老師則是這個平臺上最優質的資源,大學生就應該拋下面子、甩開膀子、擼起袖子,主動去挖掘自己的潛力,必要的時候要學會呈現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礎上,定好明確的目標,才會變被動為主動,才能做到脫穎而出。“當你迷茫沒有方向的時候,就做好當下的事情。”徐福通如是說。
科創路上的倔牛犢
徐福通說,“我沒有什么特點,就是逆商高。”他所謂的“逆商”,就是面對困難的態度。如果說學習成績優異是徐福通大學生活的底色,那么踴躍參加科技創新比賽便是這底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而無論哪一筆都浸透著汗水和勇氣。2015年寒假,為了參加美國(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徐福通團隊三人為了準備比賽仍然留在學校,當時學校已經放假,宿舍里停了水電暖。就連平常人頭涌動的北門小吃街也冷冷清清,臘月二十八那天,只有一家包子鋪還在開門,正當他們三人在慶幸有包子吃的時候,包子鋪老板告訴他們“明天你們不要來了,我們也要回家過年了。”他們三人面面相覷,這下連包子也沒得吃了。可是即便如此,他們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堅持完成了比賽,最終取得了二等獎的可喜成績。2016年,參加采礦工程學科實踐技能大賽,徐福通所在小組選擇的是物理模型,僅僅研究專利創新便已困難重重,而制作出成型的作品更是難度空前。徐福通和他的小組隊員們數次改進作品說明書,跑遍了青島大大小小的五金店,購買的材料堆滿了小半個房間。一次次討論,一次次修改,終于讓設想中的模型初具規模,最終,他們的作品獲得全國二等獎。徐福通說,“我就是有這樣一股子沖勁,越是困難,我就越不服氣,越迎頭而上。”堅韌,是每個成功者的座右銘。
學生工作中的領頭羊
徐福通是學生黨員,一名黨員,一面旗幟,除了完成自己的學業任務,他也充分發揮自己的引領帶動作用。入學以來,他一直擔任副班長職務,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他積極協助老師,為班級同學服務。在他的積極帶動下,班級的科技創新氛圍更加濃厚,同學們喊出了“有創新、有付出、有成果”的口號,2015-2016學年,徐福通所在的班級被評為“科技創新先進班集體”,在2017年研究生推免工作中,班級36人,獲得推免資格的學生就有7人。
同時,徐福通也擔任了礦業學院學生會副主席,他所負責的科技部和學習部在2016-2017學年超額完成學年工作計劃,其中科技部承辦的“全國大學生預防艾滋病知識競賽”榮獲“優秀組織單位”榮譽稱號,徐福通個人也被評為優秀組織者、優秀志愿者;學習部組織承辦的“第五屆數學中國數學建模國際賽(小美賽)”反響熱烈,極大地提高了同學們科技創新的熱情。在全院的共同努力下,礦業學院2017年本科生發表論文62篇,居全校第一位,授權專利數居全校第三位,年度采礦技能大賽和安全技能大賽的獲獎項目均為全國高校榜首。
公益活動中的小太陽
繁忙的比賽學習之余,徐福通積極投身于各項公益活動,發揮自己小太陽的光和熱。2016年末,學院邀請國際專家來校做報告,徐福通經過層層選拔,成為了志愿者,他負責國際采礦與巖石力學界知名專家、南昆士蘭大學Hussein教授在華期間的會務工作和調研向導,這次經歷對他是一次歷練,也讓他見識了國際知名學者的儒雅風范和治學態度。此外,他還積極參加三下鄉活動,2015-2016學年,徐福通作為礦業學院“青春之光”志愿服務團隊隊長,赴青島市黃島區泊里鎮開展暑期支教活動。這次活動主要是給孩子們做一些有趣的科學實驗、普及科技小知識,孩子們在這幾天的表現令他感受頗深,支教第一天,一個個小小的身影幫他們搬運物資,接下來的幾天教學中,孩子們也非常專注,清澈明亮的眼神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我很享受帶給孩子們知識的愉悅感,看到他們的天真質樸,我更想把自己知道的都能教給他們。”徐福通表示會繼續在公益的道路上走下去,希望能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為別人帶來一絲溫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對于未來的求學之路,徐福通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將繼續飽含熱情,加倍努力,在人生的旅程中畫上更絢爛多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