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開頭,突如其來的疫情,闖入大家原本井然有序的生活,打破了生活原來的模樣,日益增長的數字,封城的消息傳來,人心惶惶,但每個人都堅信愛會贏,堅信中國可以,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在此,河北工業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各團支部積極響應共青團中央的號召,開展了有關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線上主題團日活動,盡我們所能,為抗疫出一份力。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全國的大學生們紛紛行動起來,成為閃亮在城市鄉村的靚麗風景。在這支年輕的志愿服務隊伍中,有一個名字叫“00”后,他們十八般武藝只為抗疫科普、宣傳。正如他們自己所言:“我們已經長大了”“在國家大事面前,一點也不含糊!”以下是我們采訪到的幾位同學。
NO.1 張晗 道橋181班副班長 中共預備黨員
社區通行檢查值崗(7天) 網絡慈善捐款(50元)
張晗同學志愿服務
初衷:2020年春節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春節,新型冠狀病毒席卷而來,帶給了中國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挑戰。這不是政府的疫情戰,而應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疫情戰。看到新聞上的一批批“逆行者”整裝待發,聽著被采訪人員發自內心的說出“我是黨員我先上”,我作為一名大學生,一名中共預備黨員,雖說能力有限,但我覺得也該做些什么。于是我第一時間關注了武漢市慈善總會微信公眾號平臺,并對新型肺炎防控項目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捐款。我們當地政府施行了嚴密的疫情防控政策,對每個社區都設立了臨時防疫站,對進出人員進行嚴密的登記并測量體溫,我雖然沒有專業的醫護知識不能為疫情防控做多大貢獻,但可以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為社區鄰居守好這道“疫情關”。
我作為一名志愿者加入到了防疫站人員的隊伍中,每天對進出的社區人員進行通行證檢查、登記并測量其體溫,有情況第一時間向相關防疫部門匯報。通過這幾天的志愿服務,我深切地體會到了那句“哪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在外面站崗志愿服務的短短幾天天氣很冷,我只是站了兩三天而已,而我們的“逆行者”們,我們的邊防戰士們,他們又是有著多么堅強的意志,守護著我們每一個人。在站崗的時候,有位老大媽看天氣冷,把家里的軍大衣拿了出來給我穿,我深切感受到了那種大戰當前,全國人民上下齊心,眾志成城的堅定信念,同時我也明白了在一個安定有序的環境中學習與生活是多么值得珍惜,我堅信這場戰“疫”的勝利就在不遠的將來,讓我們共同努力,為防疫出一份力!
NO.2 高逸軒 交運182班學習委員 共青團員
社區查戶,路卡站崗,網絡慈善捐款(100元)
高逸軒同學站崗
初衷:今年二月一日,為了緊急應對愈發嚴峻的疫情形勢,母親的工作單位提前開工。除了留有一小部分人員留守在原單位用以維護日常工作,其余人員皆被派往各個社區進行防疫工作,包括上門檢查和出入登記等。
這段時間距離早春尚且還有距離,室外極其寒冷。我最初的目的是害怕母親體寒,久站于身體不利,而且夜崗不太安全。正好我年輕氣盛身體健康,適合這種具有潛在感染性的工作。同時,于心里深處講,我更愿意為我的國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一天天的宅在家里刷屏追劇打游戲。
母親和我的任務是服從某社區安排,對某小區唯一出入口進行嚴格檢查,強制每一個進入者登記。每班崗六小時,全天24小時有人,平均每崗三人左右,輪流休息工作。社區也為我們提供熱水方便面等物資補充體力。
經過幾天的志愿活動,我了解到這個社區是新成立的,人員數量不足以對整個社區進行防疫監控,所以加派人手。這個社區下轄四個小區,住戶約五千人,進出通道共9處。總共的負責人員僅五個,雖有外單位支援但還要擔負輪班的任務,每個人的壓力十分艱巨。我想到父親母親都是黨員,無時無刻不奮斗在群眾防疫一線,面對如此缺人的現狀,我沒有理由不做點什么。
于是我決定加入這個社區正式成為一名志愿者,放假時候和網課間隙來社區服務,直到開學或疫情解除。
這幾天,我通過進行跟隨查戶、路卡站崗等活動,深入接觸了基層群眾和辦事處。退休的爺爺奶奶們十分和藹配合工作,關心的問我們冷不冷要不要暖寶寶;中青年人們對我們表示挺理解的,看得出來他們在盡全力配合我們。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對我笑著說謝謝叔叔的小女孩兒,她可能不知道什么叫瘟疫,但她知道戴著紅袖章的志愿者是保護她的人兒(雖然被叫老了但我也很開心哈哈哈哈)
同樣的,也有一小部分社會人士喊著出門是我的自由不配合工作,對此我們只能是先批評教育而后進行強制,不能任其危害整個城市的安全。
站崗的地方特別冷而且不背風,我經常感覺大腦發麻,四肢不聽指揮,唯一感覺有溫度的地方就是腋窩。疲倦之時,我也經常問自己何苦來這種地方遭罪,但是一看見每天增加的病例數量,我越發感覺不能退出。如果全國阻擊疫情的人都和我一個想法,國家焉存?
我不知道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什么時候會結束,什么時候街上會變得再次熱鬧,什么時候人民可以摘下口罩看到彼此的微笑。但我知道,有我們可愛的白衣天使和解放軍戰士們,有我們這些千千萬萬的志愿者,這場戰爭中國一定會贏!
NO.3 肖世龍 土木卓181班文體委員 共青團員 網絡慈善捐款
肖世龍同學捐贈證書
初衷:武漢疫情到現在也有一個月的時間了,家人和我時刻關注著疫情的發展,看著新聞里播報的疫情動態數據心急如焚。我覺得作為一名學生應該做一些貢獻,貢獻綿薄之力,于是在網絡上進行了慈善捐款,金額不多但是是我的一片心意,希望疫情盡快過去,大家生活能夠回歸正常。作為土木學子,我見證了學院老師對疫情防控的決心與態度,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守護者我們的安全;作為河工人,我見證了學校對疫情發展的高度重視以及完善的防控措施;作為中國人,無論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還是現在的肺炎疫情,我看到了全國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共度困難的決心與態度,我們同努力,疫情定可防。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NO.4 焦月朋 土木卓181班組宣委員 共青團員 網絡慈善捐款
初衷: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學生,來自土木卓181班。
在我結束北京輔導班之行,開啟與家人團圓、歡度春節的劇本時,疫情開始在武漢肆虐,春節期間的武漢,由團圓幸福的國際大都市轉眼變成了一個沒有硝煙的白色戰場,我想著,武漢市的醫院在如此緊迫的時間內面對突如其來的如此龐大的感染群體,醫療設施與用具一定急劇短缺,在班級內擔任組宣委員的同時,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雖不能像醫護人員奮戰一線,卻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與武漢人民一起并肩作戰,于是,我迅速找到捐款渠道,并號召家里的親朋好友一起捐款,希望眾籌的資金能夠及時幫到武漢,在力所能及范圍之內為控制武漢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支援武漢人民,為武漢加油。
這個春節有點特殊,這個冬天有點漫長,但在寒冷的深夜,到頭了也總會遇見光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的到來,打亂了我寒假調研與學習的腳步,但也令我看到了學院“疫情無情人有情,眾志成城抗疫情”的堅定指示,感受到了學院老師的親切關懷,也對美好的明天充滿了希望與期待。
面對疫情,沒有誰是局外人,我們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多難興邦,我們不盲目恐慌,也不盲目自大。疫情被戰勝的那一刻,將又會是中國人民的一次遠大勝利。“越過這綿延深冬,便是人間初春了”。
全國確診破4萬例,但是我選擇不害怕。我堅信,陰云終會消散,天空終會重回晴朗。讓我們一起等風吹霧散,等繁花盛開,等春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