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逐夢京津冀 當好“排頭兵”
張濤,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學校高動態導航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河間實驗室主任,入選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計劃、國際石油工程師協會會員。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應用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河間市科技創新獎、河間市市長特別獎,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14項。多年來潛心科研,推動鉆井裝備產業升級改造和石油鉆井產業智能化發展,實現“教科研產”一體化,有效助力京津冀地區產業共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主動作為、深入地方
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格局
作為高動態導航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的一名科研人員,張濤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復雜環境下數據測量與信息處理、智能鉆井技術與裝備。在北京成家立業以來,過著辛勤也安穩的日子,他立足信息科技的研究平臺,著眼于產業改革進步的需求,潛心研究石油天然氣裝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技術,有非常好的研究基礎。
產業技術的科技創新研究在首都,生產實踐需求卻在周邊。石油鉆井技術歷來是能源行業必爭之地,位于華北油田附近的河北省河間市有200多家民營企業為石油鉆采提供加工,成為當地的支柱工業產業,但多年來主要以機械粗加工為主,門檻低、能耗高、競爭大,在產業結構化升級的改革浪潮中,面臨一定的瓶頸。2020年4月,在京津冀地區產業協同發展的戰略規劃背景下,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與河間市合作,共建“高動態導航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河間實驗室”,由張濤擔任實驗室主任。
“勇于逆行,才能前進”,秉持這樣的理念,張濤留下妻兒在京,毅然奔赴河北,從大都市到地方基層,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實驗室建設和產業研究中,幾年來,他見到家人的次數屈指可數。高校與地方共建實驗室的合作模式對于雙方都是新事物,張濤代表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與河間市政府多次的溝通協調,克服建設和運行的諸多困難,建成科研環境一流、設施齊全、技術先進、使用面積達3000平米的實驗室,培養校內外研究生40余人,華北地區多所高校的教師和科研人員在實驗室調研學習、開展研究和合作,多次被當地媒體報道,接待社會的參觀調研,取得的社會效益被廣泛認可。
勇攀高峰、矢志創新
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發展
建成后的實驗室充分發揮在“高動態慣性器件、高動態導航、高動態智慧感知、高動態模式識別、高動態智能控制”等領域的技術優勢,探索新機理、新方法,發現新效應、新規律,搭建集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工作為一體的研發及創新平臺。目前,實驗室具備機械工程設計分析、流體力學及運動力學仿真分析、電子電路及軟件系統設計、信號分析、大數據挖掘、數學建模和人工智能系統等綜合專業能力。
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勝利油田考察時指出:“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為了滿足經濟發展對石油資源的需求,石油鉆井向著深層和超深層邁進,也對石油鉆井技術提出更高要求。張濤帶領實驗室,緊密圍繞國家對石油天然氣裝備的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和當地生產和創新發展的需要,不忘科研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廢寢忘食做研究,解決一個個行業棘手的問題,在智能化井下工程參數測量、扭力沖擊器及其檢測設備等多個關鍵技術環節實現了突破,將最新技術成果轉化到當地生產中去。針對高溫高壓下儀器變形和密封問題,研發了承壓200MPa的井下測量工具;針對固井作業中高壓大排量多種流體的精確計量需求,研發了高精度渦輪流量計;針對井場應急搶險需求,研發了冷卻掩護機器人行進控制系統;針對提速工具井下工作狀態監測需求,研發了近鉆頭工程參數測量工具和自帶監測模塊的一體化扭沖工具;針對鉆頭動態監測需求,研發了信息化智能鉆頭,填補了國內空白。實驗室利用人才優勢,為本地企業賦能。團隊成員以河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技特派團的形式加入本地企業,為生產和研發提供技術咨詢。此外,利用技術特長,服務本地特色產業,積極融入再制造產業,年均達成10個合作項目。因實驗室對河間縣域科技創新工作的貢獻,相關事跡多次被《河北日報》、《滄州日報》、河間融媒等媒體報道,三次推送至“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成為當地科技創新的一張名片。
張濤和實驗室成員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項目10項,完成了油氣工程領域企業委托科研項目30項,項目金額1500余萬元,形成鮮明的行業特色,也在油氣測量領域提高了學校知名度。先后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應用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張濤和實驗室老師們突破了“卡脖子”技術,多個技術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面對人們的贊美,他真誠地說:“學有所用,發揮價值,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踏實奮斗、甘于奉獻
用實際行動踐行“勤信”精神
河間實驗室建成后,張濤把學校“勤以為學、信以立身”的校訓放在最醒目的地方。在張濤的理念里,勤勞肯干的品質是首要的,他處于長年無休的工作狀態,連續兩個春節在實驗室里度過,別人問他苦不苦,他說:“除了勤奮和汗水,任何成績的取得都沒有別的捷徑。”同時,張濤經常告誡身邊的青年:“要想摘得碩果,就要堅定目標和信念,抵得住躺平和安逸的誘惑。”他說:“我們開展科研、培養學生,都非常需要勤信精神,對于實驗室師生來說,校訓就是師生做人做事的準則。”
張濤非常注重培養和引導學生服務社會的意識,定期帶研究生參觀地方知名企業,深入生產一線做調研,為本地企業人員開展多次技術培訓,300多人受益。2020年疫情以來,張濤以個人名義多次向當地中學捐款,鼓勵困難家庭的學子認真讀書。在疫情形勢嚴峻的時候,主動了解到當地疫情防控的工作需求,他指導研究生將無人車改裝為消殺機器人,作為志愿者為核酸測試場地的消殺工作貢獻科技的力量。同時,實驗室還成為河間市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多次為中小學生開展了科普教育活動。
張濤及其所帶領的實驗室,無論在科技貢獻和社會信譽方面,均受到廣泛的認可,成為信息科大一張閃亮的名片,他本人當選為第十五屆滄州市人大代表、第八屆河間市政協常務委員。在受到社會廣泛贊譽的同時,張濤對家庭和孩子感到愧疚,不能在身邊陪伴孩子長大是心中的一個遺憾。“努力做孩子的榜樣,也是一種父愛。”他把這份牽掛化為動力,創造更多的成績。
時間:2023-03-06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張濤逐夢京津冀 當好“排頭兵”
- 張濤,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學校高動態導航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河間實驗室主任,入選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計劃、國際
- 03-06
- 全海燕將心比心 資助育人
- 近日,北京市教育資產與財務管理事務中心開展第三屆“助學圓夢育新人”學生資助評選宣傳活動。
- 03-05
- 我校2022年道德講堂開講
- 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扎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近日,我校2022年道德講堂第一、二講在行政樓C201學術報告廳開講。
- 03-05
- 侯婕堅守初心 默默奉獻
- 侯婕,中共黨員,通用航空學院輔導員,曾獲湖北省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優秀獎、市青少年“希望家園優秀志愿者標兵”、校“優秀輔導員
- 03-05
- 鄧鵬用心教書 用愛育人
- 鄧鵬,中共黨員,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實驗室主任。負責電子信息工程學院32個專業實驗室建設、教學運行管理、大學生科技創新和學科競賽等工
- 03-05
- 胡秀在平凡的崗位上鑄就不凡
- 胡秀,中共黨員,計算機工程學院副教授,計算機基礎教研室主任。作為骨干教師,始終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結合,積極投身教育教學改革,在平
- 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