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西部計劃宣傳片里的一句話,讓賀向輝做了一個大膽而堅定的決定——到西藏去!賀向輝是中國傳媒大學原政法學院2013級社會學專業的學生,2017年,原本已經準備在北京就業的他看到了西部計劃的宣傳片,大學期間未能成行的西藏之旅使他對西藏充滿了向往和期待,他決定“去西藏,去那個離天更近的地方”,這一去,就是五年。
到達西藏后,賀向輝先后在共青團西藏自治區委員會和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黨校從事志愿服務。兩年里,他積極完成各項工作,主動參加各類志愿服務項目,服務總時長達到300多小時,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志愿者。
2019年,在服務期滿之時,賀向輝決心留在西藏。他將家人接來拉薩實地考察,讓他們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工作生活情況,打消了家人的顧慮和擔憂。也正是在這一年,賀向輝成功考入了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黨校。留藏的賀向輝決心到更艱苦的地方磨練自己,主動申請到海拔4800米的那曲聶榮縣駐村。聶榮縣地處西藏自治區北部、唐古拉山南麓,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境內山巒起伏,溝壘縱橫。雖然駐村點條件較為艱苦,但是賀向輝克服諸多困難,不僅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還通過“大學助小學、大手拉小手”等志愿服務項目,聯合清華大學、蘭州大學等高校提高縣域基礎教育水平。為了改善當地群眾的生活水平,他和同事一起聯系愛心人士為學校捐贈大型凈水機、太陽能發電設備和牦牛飼草等價值約70多萬元的愛心物資,幫助群眾過上了更好的日子。2021年駐村任務完成后,他又主動申請再駐一年,為助推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現在,賀向輝繼續留在海拔4800米的那曲聶榮縣駐村,致力于提高當地的基礎教育水平。他相信,在西藏,還會有更多的五年。
本次我們有幸采訪到了賀向輝,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和西藏的故事吧。
Q1:您好,請問您當時選擇離開北京前往西藏的原因和契機是什么呢?
真的可以說是機緣巧合。自己大學期間一直有去西藏旅行的計劃,結果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行,畢業之際看到了西部計劃的宣傳片,“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的宣傳口號打動了我。當時我就決定放棄北京的工作機會,做一件自己一直想做的事——去西藏。
Q2:到達西藏后,那里的生活有沒有和您之前所認知的有不同?
來西藏之前,我覺得西藏景色雖然很美,但交通、網絡、電力、城市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可能較差一些,但到西藏后,我對西藏的刻板印象立刻被打破了:拉薩的公共交通十分便利,城市干凈整潔,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西藏民族風情,也有很多現代化設施。最令我感慨的是西藏的經濟社會發展十分迅速,以一件小事為例,2017年剛到拉薩時只有3G網絡,但在2020年底,西藏各地市已經完成了5G網絡全覆蓋,甚至絕大多數行政村都已經有了4G網絡。駐村之后,這種感受尤為強烈,我們駐村點位于海拔4800米的藏北草原腹地,全村只有75戶,但就是這么偏遠的角落,柏油路鋪到了村口,水井、電力、網絡等民生設施都十分完善。以上的親身經歷就是西藏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Q3:您的家人朋友是如何看待您的這一選擇的?
最開始去西藏從事志愿服務,我家人是比較支持的,覺得一方面可以拓展視野、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練自己。原本他們以為我只是在西藏待一兩年,之后會回到北京、西安等城市工作,但我最終決定留藏工作。起初,家人們聽到我留藏的決定后表示不理解和不支持,后來我一遍遍地給家人做思想工作,還將父母接到拉薩來“實地考察”了一番,最終他們同意了我的選擇。
Q4:可以分享一下您在那里主要的志愿服務內容嗎?
西部計劃志愿者的志愿服務工作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從事本職志愿服務,例如基層社會治理、基層青年工作、基礎教育、基礎醫療等方面,在接受服務地團委的培訓后,西部志愿者被分配到各個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從事以上工作,按照服務單位的不同性質,以行政工作為主,少部分師范和醫療專業的志愿者會承擔一些基礎的教學和醫療任務。二是參加志愿活動,既有當地團委和青年志愿者協會或志愿者個人組織的志愿服務活動,也可以參加服務單位組織的志愿服務,志愿服務涵蓋扶貧、敬老、助殘、支教等各個方面。
Q5:在服務期滿后,您仍然選擇留在西藏,前往環境更艱苦的地方磨練自己,支撐您這樣做的動力和信念是什么呢?
對我來說,之所以選擇扎根西藏,主要是因為我對西藏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在西藏近5年的時間,最大感受可以用“真善美”三個字來概括。藏族同胞的熱情友好,讓我深受感動。駐村期間,每次走村入戶,當地群眾都會端上最嫩的牛肉、拿出最精美的餐具來招待我們,喝上一口香醇的酥油茶,感覺一路的奔波勞累都消解了,與他們拉拉家常、聊聊生產生活情況,更加深刻具體地感受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深情厚誼。西藏的美是眾所周知的,其實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布達拉宮、珠峰、納木錯湖等等,西藏還有很多美景,值得去親近、欣賞。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深入人心,青藏高原作為地球第三極、亞洲水塔,生態保護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也結出了更多的碩果。現在來西藏旅游,沿途都是美景,讓人流連忘返。越是深入西藏,就越能了解西藏,越是了解西藏,就越會留戀西藏,進而愛上西藏。我想這就是我選擇留在西藏的原因吧。
Q6:西藏之行對您而言最為重大的意義和收獲是什么呢?
西藏的經歷帶給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樹立了值得終身追求的信念,找到了人生的奮斗目標,堅定了馬克思主義信仰。以我個人經歷而言,當初參加西部計劃,就是抱著“為西藏做點什么”的想法,想法雖然很幼稚,但未曾動搖。在之后的種種經歷中,我才發現“吾道不孤”,前行路上有很多前輩,他們的志向更宏大、目標更高遠。2021年恰逢黨的百年華誕,我鄭重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從此我以更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相較于內地更加舒適的辦公條件,手機上一觸即達的便捷服務,來西藏從事志愿服務當然是苦的;相較于拉薩便利的城市生活,到海拔4800米藏北草原駐村更是艱苦。但正如《覺醒年代》中陳獨秀先生所說,“干革命哪有不苦的,可這苦是我自找的,我情愿的,樂在其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走好新時代長征路,需要我們青年人揮灑青春熱血、勇擔為民使命,將個人奮斗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