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我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名光榮的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志愿者,被分配到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青林鄉人民政府農業服務中心工作。
在青林鄉的日子過得很充實,這里有許多的事情值得我去做。鄉里有許多生活困難的老鄉們,有殘疾的、有家庭成員生了重病的、有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我一直在琢磨著怎么幫助他們,怎么把相關產業帶到大山里,用技術和產業把貧困趕出大山。每天看到村民們在土地里為衣食冷暖而奔波時,我真的難以入睡。辦法總比困難多,我決心從小事做起,把學校學的專業知識和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用好鄉里的每一片土地,通過經濟作物種植為村民們蹚出一條脫貧致富路。
在三年多的時間里,我和鄉干部職工在青林鄉指導40多戶農戶以及合作社種植了1000多畝獼猴桃。經過多年的技術改良,現在每畝能產獼猴桃1200多斤,按市場價計算,每畝有1萬多元的經濟收入。2022年10月,青林鄉農戶王正朝所種植的25畝獼猴桃全部銷售完,共產生經濟效益20多萬元,走出了一條獼猴桃致富的生態發展之路。今年他把獼猴桃種植規模擴大到40畝。
2018年1月,三年的志愿服務期滿后,我回到家鄉在周邊的幾個鄉鎮實地考察時,在海拔1600—2000米的深山溝處發現了許多的野生獼猴桃。深山溝里都能夠長出野生獼猴桃,說明家鄉的土壤和環境適合種植獼猴桃。我便和家鄉社區主任聯系,在家鄉試種植獼猴桃,如果試種成功,不僅能夠產生高效的經濟效益,還能帶動老鄉們一起發展致富,于是獼猴桃產業就在自己的家鄉發展開來。2022年9月,家鄉種植的獼猴桃掛果并帶來經濟效益后,老鄉們豎起大拇指為我和社區工作人員點贊。這里的獼猴桃個頭大、品種多,口感非常好,受到了老鄉和客戶們的一致好評,非常熱銷。到2023年2月,獼猴桃已在家鄉20個鄉鎮26個村種植面積達206.5畝,同時獼猴桃進入豐產掛果期,每畝獼猴桃將為農戶帶來1萬多元的經濟收入。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最高興的就是能夠把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帶進大山,把好的產業和技術帶到大山里助力鄉村振興。從我畢業到現在的七年多時間里,我和服務地的鄉干部以及家鄉的駐村干部、社區工作人員指導農戶種植獼猴桃,幫助他們走出了一條生態發展致富之路,在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中做出了一些成績,這對我來說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今年,我們村的合作社還和科研單位以及高校對接引進了獼猴桃新品種進行嫁接。村合作社計劃用5年時間,將新嫁接的獼猴桃品種進行推廣種植,讓獼猴桃產業在大山深處生根發芽,結出豐滿的果實,進一步助推鄉村發展。
今年是西部計劃實施20周年,2023年西部計劃正在招募中。我想對即將畢業的學弟學妹們說:“小伙伴們,我要帶你們去欣賞西部鄉村美美的獼猴桃花,我要帶你們去看漫山遍野的獼猴桃,還有熱情淳樸的老鄉們。”
作者:安文忠,2015年西部計劃志愿者,曾連續三年服務于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青林鄉,現任貴州省志愿者協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