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十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在南京大學舉行。在最具挑戰性和含金量的主體賽中,煙臺大學榮獲特等獎1項、二等獎3項,獲獎數量位居山東省高校第一位,總成績位于省屬高校第一位,創該校參加歷屆“挑戰杯”國賽終審決賽最佳成績。據統計,自2022年以來,該校學子已連續三屆榮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主體賽特等獎。
榮獲特等獎的法學院師生合影。煙臺大學 供圖
煙臺大學主體賽獲得特等獎的作品是,法學院本科生參賽團隊撰寫的哲學社會科學類調查報告《“禾下她名,地載公平”:新時代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護的挑戰與應對》。該團隊赴全國9省76個村深入調研農村婦女土地權益保護現狀,從破除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定壁壘、保障婦女土地權益公平分配和完善維權支持體系三個角度提出解決方案,并將對策轉化為“五步全鏈條治理流程”落地鄉鎮基層,為鄉村振興中的性別平等治理提供實踐樣本,助力法治中國建設。
此外,建筑學院研究生參賽團隊撰寫的哲學社會科學類調查報告《戲臺新繹,人氣共生:古戲臺建筑遺產活化保護與價值回歸研究——基于11省96處戲臺遺產的實證調查》、本科生參賽團隊撰寫的哲學社會科學類調查報告《嶼脈共守,紅線鎖住生態根:沿海7省112個海島村落的空間網絡重構與韌性提升研究》,以及特里爾可持續發展技術學院本科生參賽團隊撰寫的哲學社會科學類調查報告《一“騎”當先:“新就業形態”背景下網約配送員職業發展困境與社會支持體系優化研究》等3項作品獲得二等獎。
“這次參賽經歷將是自己人生中最難忘的旅程和最寶貴的財富,慶幸自己當初選擇了煙臺大學,期待有更多的小伙伴加入到科技創新的隊伍中來,讓我們一起‘無挑戰,不青春’!”榮獲特等獎的法學院2023級法學專業本科生曲洪臻說。
特等獎作品指導教師、法學院博士生導師畢瀟瀟教授表示:“這份榮譽不僅是對學生日夜鉆研、不懈努力的最高肯定,更讓我深刻體會到學科競賽在人才培養中的獨特價值——它如同一個精準的‘實踐熔爐’,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倒逼學生突破思維定式、提升創新素養與團隊協作能力,是連接‘知識輸入’與‘能力輸出’的關鍵橋梁。”
除主體賽外,該校本年度還榮獲第十九屆“挑戰杯”“揭榜掛帥”專項賽一等獎2項,“人工智能+”專項賽二等獎1項,2025年度中國青年科技創新“揭榜掛帥”擂臺賽優勝獎1項,獲獎項目涵蓋鄉村振興、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
近年來,煙臺大學高度重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和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深入踐行“有組織科創”理念,持續推進“思創融合、專創融合、研創融合、產創融合”,以高水平賽事為牽引,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科技創新熱情,引導廣大青年學子把專業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等高水平學科競賽中累計獲得國家級獎項1800余項、省級獎項3000余項。